首页 > 健康

令人血压升高的群论错误使用方法都有什么?

时间:2023-03-08 17:46:27   来源:网络

会使血压升高的药物有哪些?

由于用药方法不当引起的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了解必要的用药常识,对于原有心血管病患者来说,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长期使用生理盐水、血浆制品、抗生素钠盐(如青霉素钠),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如消炎痛、炎痛喜康、布诺芬等,可引起血压升高。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中药甘草及其制剂以及酒精等,也会通过增加细胞外液而使血压升高。另外,痢特灵、胃复安、灭滴灵、红霉素、中药生地和肾毒性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林可霉素、链霉素等,也有引起高血压的副作用。

除此之外,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痢特灵、苯环丙胺(抗抑郁药)时,酪胺的化学结构类似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单胺氧化酶制剂使酪胺代谢受阻之后,自然就使血压升高。故应忌食富含酪胺的食物如奶酪、动物肝脏、香蕉、红葡萄酒、腌肉等。

长期饮酒既可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提高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强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也可直接损伤肝细胞,使盐皮质激素在肝脏减少。因此,人们应该高度警惕酗酒的危害性。

对于药源性高血压的防治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血压升高一点不用大惊小怪,对身体危害不会太大,这都是错误的看法。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壁弹性本身就已减弱,且大多数可能存在血管硬化的情况,突然的血压升高,很可能诱发脑中风和心脏猝死,所以对药物所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应及时对症处理,否则持续时间越长,发展成为终末期胃病的危险也就越大。

高血压什么原因引起的,分几种?

原因有很多,遗传、饮食还有心态。

少吃盐。高钠饮食会令血压升高。

减压。冥想、心理治疗及肌肉放松都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限酒。健康人每日饮酒量以女性不超过一杯、男性不超过两杯为宜。

补钾。黄豆、番茄酱、菠菜、比目鱼和小扁豆等富含钾的食物可降低血压。

补镁。麦片、糙米、杏仁、榛子、菠菜和牛奶等富含镁的食物有利于控制血压。

多吃芹菜。坚持每天吃4根芹菜,可以使血压下降12%—14%。

每日可吃“信和安堂虫草花”,泡一些当茶饮,平衡血压有益处。

高血压总是忽上忽下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高血压在发生后如果没有采取措施控制会导致血管受伤害,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也因此很多患者在发病后会及时服用药物,防止血压受影响。但有一些患者发现自己在按时服用药物后血压还是忽上忽下,甚至使血管受伤害,使他们焦虑。其实服用药物后高血压还总是不稳定有原因,有可能是你做错了以下几件事。



高血压总是忽上忽下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1、用药时间不对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一般会在清晨6到8点出现晨起血压高峰,在这个时候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就会导致心脑血管的整体状态,使整天的血压得不到控制。很多患者在每天早晨起床后因为害怕空腹吃药伤胃,所以会选择在早饭后服用降压药,也就导致晨起高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一整天血压不稳定。所以可以将降压药选择在每天早晨6到8点服用,不过在吃药前可以24小时动态监测血压,看血压是否存在晨起高峰。另外,要注意除了早晨血压高峰,很多患者在下午4到6点会出现第2个血压高峰,如果发现有第二个血压高峰期,这类患者每天需要服用两次降压药。



2、降压药的类型不适合

在临床上,高血压治疗的过程中主要追求全天、平稳,所以相对来讲长效降压药更适合患者服用。虽然短效降压药起效的速度快,但在起效果后就会被迅速排出体外,无法持续性降压,会导致血压波动较明显。而且高血压对动脉血管的伤害主要来源于血压,忽高忽低所带来的影响。长效降压药可以使药效均匀释放并且覆盖全天,能避免血压忽高忽低。不过要知道长效降压药的价格远远高于普通降压药,而且在服用时也要谨遵医嘱,不能随便停止。



3、没筛查高血压的具体原因

一些患者在服用时血压控制不佳忽高忽低,可能是跟药物没有关系,如果身体存在其他原发性疾病,在没有将这些疾病进行有效治疗会使血压受影响,就算服用药物也得不到好的效果。

血压总是忽上忽下要从哪些方面排查?

如果在服药期间总是发现血压忽上忽下要及时做进一步排查,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做24小时动态血压来确定自己的血压高峰值,让医生根据血压高峰值治疗方案并且自己严格遵守。同时在服用药物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情绪稳定。



总的来讲,血压忽上忽下有原因,如果在服用期间血压总得不到稳定要先排查,不要一味加大药物服用量,也不要频繁更换药物。毕竟要先了解清楚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治疗,特别是确定高血压的类型,如果是因为疾病导致高血压,只要将原发性疾病控制,才能使血压稳定。而且这种情况所导致的高血压,在原发性疾病得到控制后就可以逐渐停用药物,不需终身服用降压药。

有哪些错误的服药方法?

错误的服药方法有:把“1日3次”当成“三餐前后”、躺着服药、干吞药片、将药片掰碎或以水溶解后服用、用饮料送服、对着瓶口喝糖浆、多药同服、喝水过多、服药后马上运动、服药期间不注意饮食禁忌。

1、把“1日3次”当成“三餐前后”

因为药品说明书上简单写着“1日3次,饭前服用”,所以。一些患者便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事实上,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1日3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应有的血药浓度。

“饭前服用”则是指药物需要空腹(餐前l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利吸收。因此,如果患者在饭前吃了一大堆零食,那么此时的“饭前”便不等于“空腹”。反之,“饭后服用”则是指饱腹(餐后半小时)时服药,以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同样,如果患者饭前刚吃了不少零食,也不必非要等到饭后才服药。

2、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食道癌隐患。所以,最好站着或坐着服药。

3、干吞药片

一些患者为了省事,在服药时不喝水,而是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其实,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例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4、将药片掰碎或以水溶解后服用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

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掰碎后没有肠溶衣的保护,药物无法安全抵达肠道,在胃里就被溶解,无法发挥疗效,还刺激了胃黏膜。所以,除非医生特别吩咐或药物说明书上标明,否则不要这么做。

不过这个针对西药,服用中成药时则有所不同。例如常见的大粒丸剂,就应该用清洁的小刀或手将药丸分成小粒后用温开水送服。为加速产生药效,还可用少许温水将药丸捣调成稀糊状后送服。

5、用饮料送服

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例如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和黄连素、乙酰螺旋霉素等糖衣抗生素,会加速药物溶解,损伤胃黏膜,重者可导致胃黏膜出血。

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开水送药,但以下特殊情况反而有助于发挥药效:以淡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以热姜汤送服藿香正气片、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以热米粥送服调理脾胃的中成药。

6、对着瓶口喝糖浆

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喝糖浆。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剂量,难以发挥最佳药效。

7、多药同服

多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甚至会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例如,意外怀孕也许不是漏服避孕药,而是服用避孕药的同时服用了抗结核药物或防止脑溢血的药物,导致避孕药失效;导致治疗心脏病药物失效的原因可能是那些用来治疗咳嗽的甘草片等。所以一定要主动向医师或药师咨询,但切记不可自行随意停药或换药。

8、喝水过多

服药后喝水过多会稀释胃酸,不利于对药物的溶解吸收。一般来说,送服固体药物1小杯温水就足够了。对于糖浆这种特殊的制剂来说,特别是止咳糖浆,需要药物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的薄膜,以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缓解咳嗽,所以,可提醒患者喝完糖浆后5分钟内不要喝水。

9、服药后马上运动

和吃饭后一样,服药后也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其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10、服药期间不注意饮食禁忌

不是只有中药才讲究饮食禁忌,西药也是一样。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如服用治疗头痛的药物期间就要忌酒,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乙醛再被氧化成乙酸在体内代谢。而治疗头痛类的药物会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加重头痛症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十个常见的服药错误

如何正确服药才能降低血压?

降压药物的正确服用方法是由血压特点来决定,大部分人血压呈勺形分布,在上午6-10点和下午4-8点有两个血压高峰值,夜间尤其在凌晨2-3点血压值最低,呈现两峰一谷的特点。根据此血压特点,往往选择长效降压药,在早晨晨起后服用,从而有助于控制血压。

也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白天血压尚不高,一到晚上血压就上升,临床通常称为反勺型血压,此时降压药可以考虑睡前服用。当然,如果有条件,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情况选择合适的服用降压药时间。

目前降压药多选择长效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缬沙坦等。服用长效降压药物,可以减少血压过度波动,从而减少血压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标签:  药品 内科 医疗 高血压 医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