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人工智能医疗怎么看?人工智能医疗应该着重往那个方向发展比较好?
时间:2023-05-05 09:24:51 来源:网络
你看好AI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吗?
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的,AI(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是大势所趋,是必须要重视的。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要经历生老病死,每个人都会经历大小疾病,这是规律,没有人能改变。而提到医疗,大家能想到什么呢?医院、医生、患者……我想更多的是医生看病排队,然后做各项检查,我想这是很多人会抱怨的问题。
长期如此,医患双方的诉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不过,未来这一切可能会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得到改善。当然了,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医疗行业有了很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医学影像识别方面、在临床医疗智能决策方面、在医疗智能语音方面、在“互联网+”方面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未来,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必将大放光彩。
近年来大家应该也能发现,国家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上的应用,还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这足以说明国家是看好人工智能在医疗上的应用。
其实广大患者在看病的时候有个痛点,那就是平等的问题。可是在当下的医疗条件下,人人平等很难。未来医疗怎么做到人人老有所医,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有个问题,疾病发展比医学发展快,不然怎么有那么多绝症,人体结构、细胞真的太复杂,而当下的医学条件,医生无法做到同级水平,这个时候AI或许是一种选择。
大家回想一下每次看病的经历,是不是写了一大推天书一样的文字,这就是病例。可我们第二次到其他医院的时候,又要重新进行诊断。而且不同医院区别很大,误诊、误判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果AI能很好的运用到医疗行业,那么就可以收集、挖掘患者数据,根据不同情况,学习专家掌握的知识,模拟其思维和诊断,利用大数据得出最佳的可执行性方案。同时,AI并且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外科手术,比如,咱们国家在2006年引进了第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并开展了中国首例机器人心脏微创手术。AI对实现医疗平等至关重要。
诊断数据共享也很重要,可以有效减少误诊。上面说了,首次就诊的信息和资料,到第二次就诊的时候无法被其他医院的医生看到,相当于重现检查,这样的话就会造成误判、误诊等情况,这样不仅害了我们自己,还大大降低了就诊效率,浪费时间和金钱。
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对病人的情况、病因进行保存,等到二次就诊的时候,通过大数据就能识别其过往诊断史,以基础病史进行诊断,给出科学有效的诊疗方案,减少了误诊、误判的情况。
如今的人工智能还是弱人工智能时代,更多的是用在不需要沟通太多的医疗领域。我相信在未来,人工智能肯定会改变医疗手段和疗模式,重塑医疗行业。这也是未来医学创新和改革的动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发展,医疗的高效和便捷将会让每个个体都受益。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智慧医疗前景怎么样
随着民众对健康医疗的需求日益提高,加强区域协同、促进信息共享、推进智慧医疗成为现阶段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于应用软件的开发,目前,许多新兴技术也逐渐在医疗领域得到应用,如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持续助力我国医疗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医疗信息化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医疗信息化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卫宁健康(300253)、东华软件(002065)、万达信息(300168)、东软集团(600718)、创业慧康(300451)、思创医惠(300078)、麦迪科技(603990)、和仁科技(300550)、易联众(300096)、久远银海(002777)等。
本文核心数据:医疗信息化专利申请状况、医疗信息化主要技术、医疗信息化公司新兴技术应用情况
我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研发活动十分活跃
专利数量可以反映出行业技术的活跃度情况,专利数量越多,代表技术研发的活跃度越高。在SooPAT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上以“医疗信息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至2021年4月28日,有关专利共有1.2万项。按申请年进行分析,2010-2020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相关专利申请量逐年上升,尤其是2015年之后有明显增加。我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研发活动十分活跃。
从专利领域分布来看,截至2021年4月,G16H(医疗保健信息学,即专门用于处置或处理医疗或健康数据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排名第一,专利申请量高达3322件,占比达27.47%;其次是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专利申请量为3026件,占比为25.02%;A61B(诊断;外科;鉴定)排名第三,专利申请量为2572件,占比为21.27%。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技术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支持
我国传统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于应用软件的开发,包括基于组件化平台的架构技术、报表开发管理引擎、电子病历解析引擎、医疗信息标准集成引擎等,随着技术的发展,云计算、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技术逐渐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更多的支持。
政策鼓励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以病人为中心实现信息的共享、流动与智能运用。在医疗卫生服务整个环节中实现协同和整合,才能推动各医疗机构医患资源的灵活流动和结构优化。从医疗信息化政策中可以看到,国家支持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进行应用,利用新兴技术,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新兴技术能够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多个环节
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迅速,疫情常态化下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也让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级和创新力的关键。在需求的推动下,数字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的融合将持续往纵深方向发展。除了医疗系统软件产品和技术不断加速的更新换代外,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信息化领域逐渐得到应用。
医疗信息化企业加大对新兴技术的投入
我国医疗信息化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支撑,在关键技术领域持续拓宽产品及服务生态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拓宽盈利方式,以满足医疗信息化的建设需求。
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医疗卫生业务的复杂性决定了医疗行业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大型数据中心和大规模系统集成工作将会逐步展开,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成为医疗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5G技术将持续助力医疗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人工智能在我国医疗领域应用将加速落地。
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人工智能如何推动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
1、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及市场规模
——发展路径
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通过智能系统模拟人类智能,达到机器展示人类智能的目的,如图像分析、语音识别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应用场景也愈加广泛,相对于制造业、通信传媒、零售、教育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AI医疗具有广阔的市场以及多元化的需求。
——市场规模
麦肯锡咨询的数据表明,人工智能每年能创造3.5万亿至5.8万亿美元的商业价值。根据IDC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1270亿美元,其中全球AI医疗处于高速成长期,占人工智能市场五分之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快速,自2018年AI应用于基因测序以来,AI医疗的商业化模型逐步形成,2019年后,AI医疗以40%~60%的增速快速发展,如今中国AI医疗核心软件市场规模接近30亿元,加上带有重资产性质的AI医疗机器人,总体规模接近60亿元。
2、人工智能医疗底层基础逐渐完善
——产业进入商业模式构建阶段
国务院于2017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需要推广应用人工智能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2018年政府要求人工智能向基层领域自上而下渗透,进一步明确了在医疗影像、智能服务机器人等细分行业发展的目标与大方向。
2021年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人工智能医用软件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明确人工智能医用软件产品的类别界定:用于辅助决策,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目前已有四十余款AI类产品获批上市。
——人工智能医疗底层技术成熟
2012-2020年在医学文献中使用到的热门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38%),主要应用于识别成像生物标志物和医疗影像分析;神经网络(34%),主要应用于生化分析、图像分析和药物开发;逻辑回归(4%),主要用于疾病风险评估和CDSS。AI医疗整体底层技术较为成熟,应用端准备充分
3、人工智能医疗投融资市场活跃
底层技术、顶层政策设计的双向增强了资本进入人工智能医疗行业的信心。2016-2020年人工智能医疗投融资规模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总融资金额达到39.8亿元,B轮之前的投资额占70.6%。AI医疗的未来发展应注重数据和科研的落地,如何切入到诊疗路径中解决切实的临床需求并有恰当的付费模式是商业化落地的关键。
综合以上分析,中国人工智能医疗顶层设计、商业模式、技术模式日趋成熟,投融资市场活跃,未来中国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