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阿斯巴甜被世卫组织定为致癌物质?
时间:2023-08-08 09:23:26 来源:网络
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会致癌吗?
最近有一则消息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担忧——2015年8月起,百事可乐旗下的健怡系列汽水将不再使用富争议的代糖“阿斯巴甜”,在美国市场,改用由三氯蔗糖、乙酰磺胺酸钾混合而成的代糖。这一改变仅限于美国,不涉及中国市场。
根据外媒报道,百事可乐这么做是面由于美国消费者对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的不信任。事实上,对于阿斯巴甜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争议一直喋喋不休,近期还有一些机构甚至称阿巴斯甜存在致癌嫌疑。
阿斯巴甜真的会有害健康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工甜味剂。
人工甜味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们能在人的口腔里产生甜味,但在代谢过程中却几乎不会有能量产生,所以,甜味剂又叫低能量甜味剂,它的名称还有很多,如非营养性甜味剂、代糖等——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很多人吃得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如果不注意减肥,人也就越来越胖。人工甜味剂在代谢过程中不会产生高热量,只满足了人的爱吃甜味的口感,但不会让人发胖,因此很多食品上都采用人工甜味剂来进行促销;而且甜味剂也不会增加蛀牙和龋齿的风险,对爱吃甜食的小朋友们也有好处。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低能量甜味剂主要有:沙卡林糖精、 安赛蜜、 阿斯巴甜与三氯蔗糖等。
目前政府权威机构包括美国和欧洲、中国的食品管理部门都认为,安全剂量内食用阿斯巴甜对健康无害。但是2005年有一项实验室研究宣称阿斯巴甜会导致大鼠得淋巴瘤和白血病,还有类似的实验也宣称甜味剂具有致癌的倾向性,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人工甜味剂会不会引起癌症这个问题已经属于老调重弹的问题。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认为甜味剂会致癌没有什么证据。比如上世纪70年代发现沙卡林糖精在实验大鼠上引起膀胱癌,导致美国国会立法在含有沙卡林糖精的食品标签上写上在动物上致癌的警告,后来发现沙卡林糖精在大鼠身上致癌的机制根本不存在于人体,因此到了2000年沙卡林糖精从致癌物名单上去掉了。
目前,世界各国的权威机构几乎都认可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两次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通过在动物身上做实验证明,每公斤体重4000毫克阿斯巴甜也未出现不良反应(NOAEL),考虑到各种不确定因素,设定100倍保险系数,4000除以100等于40,最后确立每公斤体重40毫克为安全摄入水平(ADI)。有100多个国家依此批准它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包括历来在食品安全方面以保守、苛刻著称的欧洲。
最近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又一次为阿斯巴甜出具了“安全证明”,之所以说“又”,因为他们在2011年的时候就已经给出结论“阿斯巴甜是安全的”。EFSA对现有证据重新进行了梳理和细致研究,最终再次认定: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每公斤体重40毫克的摄入水平是非常安全的,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每天可以吃2.4克阿斯巴甜。
每天2.4克是多大的量呢?阿斯巴甜是蔗糖甜度的200倍,所以2.4克阿斯巴甜乘以200等于提供0.48千克白糖的甜度;我们又知道1千克等于2斤,所以0.48千克白糖差不多就是1斤白糖的甜度——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说,相当于一天吃掉1斤白糖,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么大的摄入量不太现实。
我们通常用每日允许摄入量值(ADI)表示甜味剂的安全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对阿斯巴甜的推荐量是不超过每公斤体重40毫克,相当于男人每天喝20罐可乐、女人每天喝15罐——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摄入量也是不太现实。也有研究小组对饼干与可乐中的各种甜味剂进行过高效液相色谱的测量,在他们的论文(该论文中研究的无糖饼干中含有各种代糖,都是“吃了不会胖”的人工甜味剂)中,测量结果如下图:
根据检测结果,大部分人工甜味剂都没有在饼干与可乐中检出,检出量也在每日允许摄入量值(ADI)之内。在监管方面,食品生产商都被要求必须在产品的标签上注明使用了的甜味剂成分与含量,对于其他食品,它里面的甜味剂种类与含量也可以查到,消费者在日常购买的时候,可以综合参考。
唯一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阿斯巴甜在正常人体中的代谢产物是苯丙氨酸,天冬氨酸以及甲醇。对于孕妇来说,在当前的安全摄入量下,阿斯巴甜不会影响胎儿的发育——但是患有苯丙酮酸尿症的孕妇除外——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苯丙氨酸(PA)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成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遗传代谢病,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无法分解代谢苯丙氨酸,而阿斯巴甜的代谢产物中含有苯丙氨酸。所以,苯丙酮尿症患者不能食用阿斯巴甜。
综上所述:在规范生产和合法使用的前提下,人工甜味剂作为日常膳食的一部分是安全的。消费者不用担忧致癌风险。最后,我们还要说一条人工甜味剂的好处,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必须限制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人工甜味剂就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
可乐中的阿斯巴甜或致癌,还能喝吗?
2015年2月26日,百事可乐宣布,为顺应消费者要求,旗下的健怡系列汽水将由2015年8月起,不再使用富有争议的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改用由三氯蔗糖(sucralose)及乙酰磺胺酸钾(acesulfame potassium)混合而成的代糖。事实上,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可以使用阿斯巴甜,但不少研究均指出阿斯巴甜会致癌或导致胎儿早产,引发公众关注,导致百事健怡系列汽水销量下跌。因此,百事可乐希望借停用阿斯巴甜来提振销售。针对百事可乐的这项举措,在国内外引起对阿斯巴甜的广泛热议,那么,阿斯巴甜是什么?究竟安全不安全呢?
为什么要使用甜味剂呢?
传统的食品工业主要以糖类作甜味物质,但其热量高,易引起心血管病、肥胖症和龋齿等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中蔗糖含量很敏感,但又不太适应低糖或无糖食品,因此就有了甜味剂这类具有甜味但热量低的调味剂作为食品添加剂。
阿斯巴甜是什么?
阿斯巴甜(C14H18N2O5,Mr=294.30),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而甜味剂是指能赋予食品甜味的一种调味剂,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按来源可以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的甜味剂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糖类和甘草甜素、甜叶菊苷等。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糖精、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等。
阿斯巴甜是由美国研究人员在合成促胃液分泌激素时偶然发现其甜味的,成为二肽类中第一个被发现有甜味的物质。阿斯巴甜在体内能很快消化成3个组分: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酯。自1981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核准通过使用后,目前,该甜味剂已经在100个国家及多个权威机构认可,我国于1986年正式批准阿斯巴甜在食品中使用。阿斯巴甜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国内市场上的主导强力甜味剂。
阿斯巴甜的应用及标准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了阿斯巴甜的应用范围及限量,标准显示,阿斯巴甜在我国可以在诸如调制乳、风味发酵乳、冷冻饮品、水果罐头、果酱、胶基糖果、面包、糕点、饼干、餐桌甜味料、果蔬汁饮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等共计41种食品中使用。不同的食品中阿斯巴甜的限量标准也不尽相同,可以使用量最多的是胶基糖果,最大使用量是10g/kg,使用量最少的是:醋、油或盐渍水果,腌渍的蔬菜,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冷冻挂浆制品,冷冻鱼糜制品,预制水产品,熟制水产品,水产品罐头,最大使用量均为0.3g/kg。国家标准还对阿斯巴甜在包装上的标注做了规定,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应标明:“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
阿斯巴甜的安全性
普遍认为,阿斯巴甜分解后主要由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构成,可以像蛋白质一样在体内被快速吸收,不会蓄积在人体中,日允许摄入量为40mg/kg,是安全的甜味剂,如果是20kg重的儿童,每日摄入阿斯巴甜不能超过800mg,如果是60kg重的成人,每日摄入阿斯巴甜不能超过2400mg。比如可以使用阿斯巴甜的量最多的胶基糖果,最大使用量是10g/kg,虽然阿斯巴甜的相对含量比较大,由于单个糖果重量较轻,一次摄入不会太多,如果摄入20g的话,摄入的阿斯巴甜为200mg,对照上述体重的儿童和成人均没有超标,当然如果在一天内摄入了其他含阿斯巴甜的食品的话还要另算,不过糖果一日应该也不会达到20g的量,所以合格的食品,正确的吃法不会导致阿斯巴甜超标。
尽管阿斯巴甜的应用很广泛,其从应用至今遭到了国内外众多科学工作者和研究机构对其安全性的质疑。有研究报道阿斯巴甜具有致癌性,但是在目前的科学研究水平下其安全性尚未得到一个普遍的定论,当然也不能说阿斯巴甜是绝对安全的。由于对其安全性争议不断,特别是近期百事可乐宣布其旗下的健怡系列汽水将由今年8月起,不再使用 “阿斯巴甜”,引起对阿斯巴甜的广泛热议,不过暂时不会影响阿斯巴甜的广泛应用。
消费者应该清楚的是,不管是安全性高的添加剂还是安全性低的添加剂,摄入的量很关键,只要是合乎标准的食品,其添加剂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我们又不会摄入太多此类食物,就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过犹不及”,不管是安全性高的食品还是安全性低的食品,量多了都不好,比如方便面高盐、高脂肪,偶尔吃一次对健康无害,果蔬、蛋、奶等单种食品吃多了,不仅造成某些营养物质的过剩,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的吸收,对健康也是没有好处的。所以与其说某一类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不安全,我们不如说饮食习惯好不好,食物多样,均衡饮食,加工食品的限量摄入的话,才会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话说回来,如果偏爱食用含阿斯巴甜的朋友还是要注意一下,以免每日摄入量超标,感兴趣的,可以参照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GB 2760-2014,对照阿斯巴甜的量进行计算,以指导每日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