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出一个有勇气的孩子?
时间:2023-07-01 11:43:00 来源:网络
哪八种方法可以帮助父母培养孩子的勇气?
长的过程中,孩子需要勇气去应付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只有获得勇气,孩子才能更好地感受和面对世界。但是,孩子的勇气并非与生俱来,与后天的成长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有密切关系。今天和大家分享8种培养孩子勇气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帮助孩子踢开“缺乏勇气”的绊脚石,赐予他闯荡世界的力量吧!
1、孩子害怕时,不生硬地把他推出去
孩子会退缩可能是因为害羞或者还不想尝试任何他们不确定的事情,至少并没有百分之百的确定。改变你对孩子期望,尝试接受并包容孩子的胆小。
例如,不要因为孩子在亲子课上缠着你而感到懊恼,让他坐在你的腿部,直到他不再紧张,即使需要有一段时间。你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空间去熟悉、习惯那些新鲜的事情。而父母只需等待孩子做好准备。当时机合适的时候,他会充满自信地去尝试。
试着对孩子这么说:
“不用怕,去尝试吧,我相信你能做到。”
“爸爸妈妈会一直在你身边,我们永远爱你。”
2、让丰富联想成为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对黑暗或是怪物感到害怕,是因为他们的认识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解释这些现象的层次。而父母可以利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来帮助他们战胜恐惧。
比如,询问年纪大一点的孩子“你觉得哪种颜色代表害怕的感觉,哪种颜色代表勇敢的感觉呢?”然后,告诉他们,无论何时,当他们感到害怕时,可以深呼吸,让代表勇敢的颜色充满整个身体。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脑海里想象的颜色就会变成抵抗恐惧的盾牌。而深呼吸则减小了孩子的压力,释放出一种令大脑产生自信的化学元素——血清素。孩子将会逐渐变得勇敢起来。
试着对孩子这么说:
“可以和我谈谈你的感受吗……我能理解你。”
3、树立是非观,为正确的事情而坚持
年纪小一点的孩子在学习分辨事情对与错的不同,并明白其他人是如何受到伤害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将学会用勇气来维护正确的事情。
建议父母可以通过夸奖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勇气。例如,当孩子发觉伙伴被取笑时挺身而出,你可以赞赏“你真是一个善良勇敢的孩子”;或者他将捡来的玩具还给它的主人时,你可以表扬他说“你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试着对孩子这么说:
“如果你认为是对的,就大胆的去做,我们都支持你。”
“做错了没关系。下次你能做得更好,对吗?”
4、睡中暗示法
睡中暗示法听起来的确有些古怪,但在国外,众多父母都会参与这个课程的培训,并应用这个方法帮助孩子培养自信。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对两岁和两岁以上的孩子的确起到了作用。当孩子躺在床上,即将入睡时,你悄悄走进他的房间,在他的床边轻声地说“我相信你”。第二天早晨,愉快地跟孩子打招呼。每周使用三到四次,可以令孩子接受你传递的信息。研究表明,大脑接受积极信息的最佳时刻正是进入睡眠的时刻。
5、让孩子对害怕的事情慢慢熟悉起来
当孩子进入到一个新环境感到不适时,不要让他独自经历考验,应该让他慢慢地适应。如果孩子对于新朋友的出现感到紧张,为他营造一个既有老朋友又有新朋友的环境。如果孩子无法接受新食物,那么将新食物放在孩子最喜欢的食物的旁边。逐渐熟悉的感觉会令谨慎的孩子获得安全感。
如何培养出一个有勇气的孩子?
首先就是要弄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胆小、为什么害怕面对。
孩子为什么会没勇气
在为孩子是否有勇气去尝试不同的事物之前,做家长的应该向内而观:为什么孩子没有勇气。孩子的个性虽然与遗传有关,但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后天的成长环境及父母的教养态度。孩子胆子不够大,可能有以下几大原因:
1、孩子性格内向,要在他认定为安全的环境下才能自信地展现自我。
2、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严格,常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地做事,让孩子感到不知所措。
3、家规太严,对有些孩子感到好奇的东西常不准摸、不准玩,甚至不准问,久而久之,孩子变得不敢去轻易尝试。
4、家长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孩子动辄得咎,变得谨小慎微。
5、孩子对突然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比如先由祖父母抚养的孩子转而由父母亲自抚养时,因为教养态度不同,孩子一段时间里会变得胆小、内向。
勇气是孩子外在表现,也是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认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勇气去调整每一次成功的转变,比如孩子学习走路迈开第一步,还有主动向妈妈坦白自己闯祸。作为家长,在找到孩子缺乏勇气的根源之后,需要帮助孩子获得勇气,以让他们更好地面对世界。
五种培养孩子充满勇气的聪明方法
1.孩子害怕时,不生硬地把他推出去
有些孩子对于尝试新鲜事物十分热切,而有些孩子则会退缩。他们可能会感到害羞或者还不想尝试任何他们不确定的事情,至少并没有百分之百的确定。改变你对孩子期望,尝试接受并包容孩子的胆小。例如,不要因为孩子见到他不熟悉的朋友害羞地躲起来的时候,而去责怪他,给他贴上“这孩子就是胆小、害羞”之类的标签。顺其自然地让孩子体验对方的友好,心情放松后,孩子会变得大方起来。
2.在家别太宠溺,学会适时放手
“胆怯型”的孩子通常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我,敢说敢做,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唯唯诺诺。但是,一旦他们置身于相对陌生的环境或面对生人,便会缺乏信心,不敢表达,尤其害怕失败。与“胆怯型”相对,“表现型”的孩子倒是特别不怕生,人越多、场面越大,他们的一言一行就越精彩。“胆量的差异既受天生的性格因素影响,也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关。”胆怯表现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过多的宠爱与纵容,与社会的接触欠缺,这不免使其对公共场合、集体活动产生了未知的恐惧。因此,在家时,家长可别让孩子太由着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办,而应适时放手,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多到社会上去见识见识。眼界和胸襟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孩子会更加自信、开朗。
如何培养孩子的勇气呢?
(1)给自己以积极的暗示:一个人如果总想着自己不行,总是给自己这种消极的暗示,就会陷入到恶性循环的怪圈中,这时如果用“我能行”代替“我不行”来规劝、激励自己,就会打破恶性循环中的一环,并注入了积极的内容,就能重新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2)善于发掘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习上也同样如此,如果一门科目很好的话,自然对自己有了信心,其他科目也会受其影响有显著的进步。比如有的同学数学不好,但乐感强,听到一首歌之后,很快就能把音调记下来,起初可能是喜欢这首曲子,又因记忆好,同时对音乐的节奏和音调有极灵敏的感受力,因此不费力就能背下来,若能意识到自己这一优点,这位同学就能恢复他曾经失去如何培养孩子勇敢的性格
培养建议一:不阻止孩子的探索精神
孩子天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并且希望能够有所尝试,这种敢于探索的精神说明孩子并不怯懦。而且,人类之所以可以长足发展,就是因为勇敢的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当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候,如果害怕和恐惧占据了他的内心,相信发现电灯的科学家就另有其人了。
大卫·休伯尔是加拿大著名神经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做化学实验。他父母也并没有因为做实验有危险就阻止他。于是,他堂而皇之地把家中的地下室变成了小实验室。
15岁那年,他想用砂糖等原料造一颗“炸弹”,但担心会把小实验室炸坏,就在院子里试验。结果,试验虽然成功了,但巨大爆炸力把他击倒在地,幸好没有受伤。
爆炸发生后,休伯尔的父母并没有责骂他,也没有禁止他做实验,而是对他说:“做实验必须要讲科学,要严谨,容不得半点侥幸和想当然。这样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父母的支持使他更大胆地投入到科学试验中,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取得了巨大的研究成果,最终荣获了诺贝尔奖。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支持孩子的探索活动。孩子都喜欢玩泥沙和水,父母不要怕孩子玩得太脏就制止。而且,有的孩子总是喜欢走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路,在他眼里这比平坦的路有意思多了。其实,这些都是孩子敢于探索的表现,父母要让孩子充分自由地活动,才不会使孩子变得怯懦而不敢尝试。
培养建议二:多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很多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怯懦是对周围世界的陌生,孩子内心的好奇与害怕不断交错是很正常的。父母可以通过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和胆怯的心理。
一个3岁小男孩对家附近广场上的体育器材非常感兴趣,但大多数设施对于他而言,显得有些高不可攀,他既想玩,又害怕。父亲为了让他学会克服畏惧心理,就每天帮助他在这里锻炼。
首先是高低杠,但是最低的杠也比他高得多。父亲把他抱上去,让他双手抓紧,然后父亲放手,让他悬在上面。当然,父亲在下面随时准备接住他。刚开始,他悬在上面时,二眼紧闭,双手直抖,脸色煞白,大叫不止。他抓不了几秒钟就从上面掉了下来,父亲接住他后,就不断地鼓励他。
孩子听到父亲的鼓励,胆子慢慢变得大起来,一次比一次抓的时间长。后来,父亲虽然站在下面,但他就可以一抓抓好长时间,还一边悬在上面,一边得意洋洋地冲着父亲微笑。
就这样,在父亲的帮助下,广场上的很多体育设施被他征服了,他也从中克服恐惧心理,体会了勇敢的`滋味。
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比如:登山、攀岩、游泳、骑马等,通过这些竞技练习,孩子的勇气和耐力都会得以提升。当然,这过程中少不了父母的陪伴、引导和鼓励,在父母的支持下,孩子就会逐渐地勇敢起来。
培养建议三:别让孩子的勇敢变成鲁莽
勇敢经常和机智在一起,一个勇敢的人是不缺乏理智的,而没有理智的胆大妄为就是鲁莽。如果不会游泳的人纵身跳入水中救人,这不是勇敢,而是鲁莽,因为他没有能力救别人,反而有可能葬送自己的生命。
刘翔,一个中国人为他而骄傲的名字。当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的时候,刘翔又让中国人着实期待了一把。然而,在正式比赛的之前,刘翔因为脚伤试跑两次之后居然转身走出了体育场,刘翔放弃了,全国人民为此哗然。
但是,更多的人对刘翔的行为是一种理解。刘翔不是怯懦,而是理智。相信他在试跑中流露出疼苦表情的时候,有两个人更关心的是他的身体,而不是他的成绩,这两个人就是他的父母。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留得刘翔的健康在,还会害怕刘翔跑不出中国人的骄傲?如果刘翔当时“勇敢”地拼死一战,说不定他也会永别赛场或者落下终身残疾。相信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父母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时,要让孩子知道勇敢和鲁莽的区别,要让孩子知道:只有伴随理智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
【小结】
有人说:“没有勇敢,你得不到幸福,得不到自由,甚至连爱情也得不到。其实,完全可以说,没有勇敢,你得不到任何东西。”任何一个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得不到幸福、自由、爱情和梦想。那么,只有有勇气的孩子才敢于去争取这一切。而在孩子争取之前,父母有没有把如何做才是勇敢表演给孩子?只有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不怯懦、不后退,孩子才会真正用勇敢的精神去演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