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把孩子从小到大所有的花费都记录在账本上,还不时提醒孩子这些钱将来要还。这种做法会带来什么后果?
时间:2023-10-05 11:43:40 来源:网络
父亲把女儿花的每一分钱都记在账本上,还说将来要还给他
挺好啊,督出你意不要乱花钱,二要想办法多挣钱。无所谓不能在一起就分开。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吧!你知道说他不好的人心里怎么想的,会不会和他有什么过节,有的人见不得别人好的,都说女追男隔层纱,你们如果在一起了幸福了按说是不关谁的事,可是人性就是这样子的,男的会是一种想法,女的会是另一种想法,不要让别人左右你的想法,因为人性是丑恶的,你根本不会明白别人对你说的话是从什么样的恶发展出来的,读书的时候勾心斗角,到了工作岗位也是一样的,你如果没有工作经历,可以在影视剧或小说你看得到,所以,什么是重要的呢?自己的心是最重要的,前段时间流行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很好,做什么事情别人的话都是借鉴的对象,不是你做决定养育孩子后,所有的开销都在孩子身上,这正常吗?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养育一个孩子是要花费很多金钱的。因为这个社会上消费很高,养孩子处处都要花钱。所以有的家庭基本上有了小孩之后,支出就很紧张了。那么在养育孩子后,所有的开销都花在了孩子的身上,这样正常吗?
一、这种现象很正常
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赡养一个孩子不再是以前一样,有一口饭就能吃得饱的情况。家长们不仅要让孩子上学,而且还要在他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给他报兴趣班,甚至当他有空的时候,还要带他出去旅游、开阔眼界,全方面的提高孩子的发展。长久以往家庭的支出大部分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自己的生活质量却下降了很多,但是养育孩子就是这样一个现实。
二、父母不要和别人随意攀比
父母要做的就是量入为出,不要和别人随意攀比。比如说看到人家给自己的孩子报了什么培训班,自己也要给孩子报,为了不被别人落下。还有就是看到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买了一件昂贵的衣服,自己也要给孩子买,全然不考虑这件衣服的实用性。因此让孩子自己发展就好,不用太过于和别人攀比,衣服的话够穿就行。如果家长太喜欢攀比,那么孩子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而变得虚荣。
三、父母要努力赚钱
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赚钱了,因为孩子不管上学、还是吃穿都要花很多钱。父母的工资比较少,就不能够满足孩子的许多愿望。这就希望家长要去努力打拼工作,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的保障。但是父母在工作的同时,也别忘记抽出时间多多休息,和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多出去旅游进行放松,一家人进行良好的互动。
家长不告诉孩子“家里有多少钱”,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大多数父母好像从来不会告诉孩子自己有多少存款,反而更多的时候都在哭穷,说又欠了别人(或者银行)多少钱等等,只要孩子一伸手要钱,就开始抱怨等等,搞得孩子有什么必须要的东西都不敢向父母张口。
大多数父母觉得没必要告诉孩子自己有多少钱,一来在孩子年龄过小的时候,不知道金钱和含义,而且100都算多的,害怕孩子知道以后开始胡花、奢侈等等;二来是感觉告诉孩子也没什么用,毕竟自己掌管家里的一切花销,孩子知道不知道都无所谓,知道后说不定会有很多麻烦,干脆就不让孩子知道。
事实上让孩子知道家里有多少钱很重要,这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孩子金融意识,更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家里的具体情况。之前有个小男孩因为打碎了一块玻璃,居然留下遗书跳楼轻生,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孩子不知道一块玻璃多少钱,自己家里又有多少钱,从自己的角度来看的话,这肯定是天大的事,是一笔“巨款”,自然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心理压力。
前两年裸贷和援交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多少人为了几千块钱的手机或者包包葬送了自己的后半生。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家里有多少钱,知道自己家里能承受这一部分较为奢侈的费用,他们又怎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如果孩子从小就知道家里有多少钱,就不会在长大后有如此疯狂的物欲。小时候被家里人哭穷、说没钱的孩子,长大工作后就会挥霍式花钱,花钱毫无预算,从而很容易让自己生活变得越来越紧迫。
小孩子很容易犯错,而他们也很容易把所犯的错误与需要的金额相对比,比如摔坏了玩具、弄破了衣服、丢了铅笔等等,孩子都会考虑这是多少钱。如果孩子知道家里有多少钱,就不会因为这个而担惊受怕,正是因为孩子不知道家里能不能赔得起,所以才会说谎,出现过激行为。
对于父母向孩子公开自己有多少钱的事情,有这么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父母向孩子挑明家里有多少钱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刘女(化名)从小的时候,家里用多少钱、赚多少钱、花到哪里,其母亲都会一清二楚地写在记账本上,所以刘女从小就知道家里有多少钱。其实刘女小时家境并不好,除过每月必须的生活花销,房贷、车贷、学费之外,所剩下的余额寥寥无几,但这些母亲都会一五一十的写在本子上。
正是因为有账本的存在,刘女从小就很懂事,因为知道家里有多少钱,知道生活比较困难,所以从没有张口向父母要过一分多余的钱。零花钱是每天买菜,剩下的钱可以当做自己的零花钱用,但也大多时候并不会直接花掉,而是攒起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后来其母亲开始做起生意,刘女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可以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不过因为并没有强烈的购物欲望,并没有说是发家之后就变成了富二代,依旧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上学就上学,可能正是家里公开透明的工资让她心里更加平静,也有了底气。
到刘女上班之后,家里情况又开始江河日下,她平时也会从工资里抽出一部分补贴家用,一直维持到家里情况好转。等到她生了女儿之后,也是从小就让女儿接触家里的经济,虽然孩子对金钱没什么概念,但依旧通过对比让孩子有深刻的了解,比如一个甜甜圈是多少钱,这些钱可以买多少甜甜圈等等。
有些父母把没有钱当做是很可耻的一件事,觉得告诉孩子没钱很丢人,会让孩子小看自己。但实际上完全不用有如此顾虑,孩子不会因为家里钱少就对父母有看法,也不会因为家里钱多而更爱父母,毕竟父母对孩子阔绰,孩子却忤逆反叛的例子有很多。
有些不靠谱的父母,不仅不告诉孩子家里有多少钱,反而还会骗孩子,最常见的就是骗孩子家里没钱。这种父母很多,本来家里经济条件是可以的,但只要孩子一表示想要什么东西,家长都会干脆利落的说两个字——“没钱”。不仅如此,甚至平时也会在孩子面前愁眉苦脸的抱怨没钱,让孩子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对于孩子心理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家长总是在孩子身边抱怨没钱,对孩子吝啬的话,孩子长大后极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花钱大手大脚,不计算支出和收入,往往到时候要用钱的时候拿不出钱,还欠了一批债。这种情况是非常多的。
除了这种情况之外,孩子还会出现一种心理,那就是不敢去装修好的地方。因为小时候没钱,所以导致孩子留下了心理阴影,对于一些装修好的店不敢进去花销,尽管实际上自己的收入已经完全足够自己消费,但不知道店内花销是多少,从而止步不前。这种人在气质上其实就可以一览无遗,当去一个装修好的地方时,手脚就会不自觉畏手畏脚,会不自觉有自卑的情绪,与小钱上大手大脚形成鲜明反差。
还有另一种较为严重的结果,那就是导致孩子产生拜金心理。出现拜金心理的孩子多数都是父母导致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一直强调没有钱,导致孩子把钱当做是人生的第一位,愿意为了钱做任何事情。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裸贷、援交等等,都是因为孩子拜金心理导致的,如果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家里有多少钱,他还会做这样的事情吗?显然不会。
所以说,让孩子从小知道家里有多少钱是很重要的,不仅与孩子成长息息相关,甚至决定了孩子的三观问题。有些家长觉得太麻烦,不愿意让孩子知道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其实不让孩子知道也是可以的,只是不能骗孩子,如果父母自己都骗孩子了,那还指望孩子有怎样的优良品行呢?
孩子的财商该怎么培养,做家长的哪些“误区”要尽量避开?
孩子的财商该怎么培养,做家长的哪些“误区”要尽量避开?
培养孩子“财商”认知误区
错误观念一:妈妈帮你存放钱
坚信这个不是幼苗一个人儿时的回忆,每一年收到春节红包一定要交到妈妈来存放。在自己手上压根没有太多的零花钱,因此,塑造财商都是无从说起,但如今则是大有不同,孩子如今小的时候每个月的零花钱都是一笔不小的数量,完全可以用此来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
错误观念二:每个月固定零花钱,花光就没有了
我想这是现如今许多家长所选的作法,因为怕孩子胡乱花钱,因此,每个月就给孩子固定不动零花钱,假如提早花光得话这月就没。尽管在培养孩子财商层面,家长应该起到一定的监督的作用,可是这个度必须掌握得很好,假如孩子有正当的原因得话,也未尝不可的。
怎样正确培养孩子的财商?
1.培养孩子处事的目的性。
此外你们可以给孩子建立一个小账本,小账本上面写着上孩子名字的或贴了孩子自己喜欢的标示,小账本要统计每一次孩子的存款数量,时间及钱的来源,一样对孩子每一次花的钱也需要记录下来它时长、主要用途和数量。对每一次给孩子把钱,要协助孩子在事前精心准备的记帐本上熟记。
2.将钱的分配权交回给孩子,明白辨别“必须”和“要想”。
运用存钱罐来存款,这是一种非常历史悠久的方式,但是对于孩子却更有吸引力。在挑选存钱罐时,建议家长和孩子自身一起亲手做,这时候大大增加孩子对存款的热情和勇气,还能够和孩子一起给存钱罐锁上,在四周贴上很多纸币和硬币的花纹,让孩子存款的前提下,学好了解各种各样面值的人民币。
为什么家长不要过度的提醒孩子?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过度的提醒孩子,是对孩子的不信任,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攀登老师说过,如果你的孩子到了叛逆期,请父母停止唠叨、责骂,不要过度提醒孩子。物极必反,好心的提醒是爱意,过度的提醒就是伤害。这是有道理的。
父母过度提醒,就变成了唠叨。长期没完没了的唠叨,明显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会把孩子避到一个危险的黑暗角落。过度提醒也很负能量,提醒着孩子多么健忘,就好像一直在责怪孩子的缺点。假如我们在厨房做饭,老公站在边,一会提醒你盐放少了,一会责怪你水加多了,油又放多了等等,你心里会是什么感觉?这就和我们平时过度提醒孩子,不信任孩子,孩子内心那种无名的失落感是一样的。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相信孩子能把事情做好,那孩子还有什么自信可言。所以过度提醒,伤害的是孩子的自尊自信。与其过度提醒,不如放手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失败也许会难过,可是一定会让孩子成长。
父母是唯一不用考证就可以上岗的职业,很伟大也有点可怕。父母都很爱孩子,爱孩子没有错,溺爱就变成了伤害。你总是想孩子少走弯路,想孩子不用吃那么多苦,想孩子成才……。可是孩子始终要自己长大,像小鸟一样飞向自由的天空。过度的提醒,过度的宠爱,过度的担心,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因为 育儿 知识的缺乏,我家大宝溺爱的很,七岁多还什么都不会做,也不敢做。因为我和先生一直提醒他这样危险,那样不安全等等,致使孩子胆小不自信。孩子上小学后问题百出,三年级开始有叛逆的症状。后来因为我一直在学习亲子课,才知道我们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 后来不再过度提醒,经常表扬鼓励孩子,相信孩子,和孩子有关的事,先倾听他的想法和意见,经常鼓励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想办法让孩子做生活和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我们父母的木偶。还经常鼓励孩子多阅读学习,或者带孩子去图书馆。大量的阅读,让孩子处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父母正确的教育孩子,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孩子每天都在学习成长,为了没有代沟,我们父母也要学习成长。学习 育儿 知识、亲子课、儿童心理学等。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更懂孩子,也会更懂自己。推荐教育书 《正面管教》《如何培养孩子的 社会 能力》《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等。
作为家长都非常担心孩子受到伤害,或经受挫折、磨难,因此从孩子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家长就开启了唠叨模式:不要碰这个,不要摸那个,这个应该这样做,那个应当……
作为家长,我们恨不能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一股脑灌输给孩子,恨不能时时刻刻守在孩子身边提醒孩子。 其实我们这样的做法是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 探索 的过程, 势必要经过 探索 、失败、成功这样的过程。而很多家长提醒建议对话到越俎代庖,剥夺了孩子的成长。 而且还可能导致孩子缺乏主见,缺乏自信。
例如孩子每天上学之前,我们总是习惯于提醒孩子带着这个带着那个,提醒孩子别忘了喝水,提醒孩子过马路看红绿灯。考试前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孩子,带好各种东西。偶尔一天,我们出差了,孩子没有了我们的提醒,生活可能变得一团糟。 因为我们已经变成了孩子生活中的一根拐杖,可悲的是我们不能陪孩子走一辈子。
其实我们还是应该放手,让孩子经历一些失败和挫折, 这样他们才能真正长记性,真正的成长。
我们在生活中习惯了给孩子唠里唠叨的提醒,家长认为这是爱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孩子眼里可能是一种负担,一种束缚。有时面对我们过多的提醒,孩子会感到烦躁,想挣脱,甚至想要对着干反着来。
有一个亲戚家的孩子,每次考试之前妈妈都会一再提醒,好好看题,认真答题,正赶上孩子到了青春期。面对妈妈的唠叨,孩子干脆交了白卷。 其实孩子只是想证明我已经长大了,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
等到孩子长大之后找工作找对象的时候,父母过多的干涉和提醒更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
填鸭式的教育只会导致孩子畸形的成长,我们应该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总结:天下的父母没有一个不爱自己的孩子,不能把世界上最好的事物给孩子,希望孩子的一生能够一帆风顺。但是我们要做的不是当孩子的拐杖,二是帮助孩子逐渐成长成熟,无论经历挫折还是失败,我们都不应该代替或剥夺孩子的成长。
越养孩子越发现,其实我们不应该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考虑问题,比如说:他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他怎么还不好好吃饭?他就不能老实呆着吗?
这都是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但是,孩子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他们并不是应声虫,也不是听从指令的机器人, 我们不断地反复地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会带来什么呢?
我就要这么做!你能把我怎么样?
你越不让我做,我偏要做!
我凭什么听你的,我有自己的想法,我就想这么做!
看出来没有,适得其反,本来孩子并不是那么坚定,是你的反复提醒不断逼问把他推到了非做不可的境地。
另一个极端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自己考虑独立去做!
举个例子,每天都叫他起床去上学,他是不是就不再自己定闹钟?干等着你来叫?你叫晚了,还会埋怨你?
每次学习你都不停地督促催促,他是不是慢慢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你不催就不学,你催着他就磨磨蹭蹭生生几个小时才完成?
为什么家长不要过度的提醒孩子?
想起来一件小事,儿子大概两岁左右的时候,他对家里的冰箱特别感兴趣,老是把它打开,因为怕发生意外,刚开始我一直不停地说“团团,你不能玩这个哦”“团团,别玩了!”
真是嘴皮子都磨破了,然而,我只要扭个头的功夫,他就又暗搓搓地跑道冰箱那里去“研究”了!
后来,我直接放开了,你不是想玩吗?OK,我就蹲在你边上,你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吧,反正我就在,总不会出什么意外,可特别让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玩儿“冰箱”,他反复地把冰箱打开关上打开关上,并且发现这个还能冒凉气,大概不到十分钟,他就过足了瘾,再也不玩儿了!
直到后来,哪怕我不管他,也不盯着他,他也不再偷偷玩儿冰箱,我想那可能是因为, 他已经自由地彻底地玩够了,对冰箱的好奇心完全得到了满足!
这是我反复提醒和专制管教都达不到的效果!
孩子会慢慢成长为和我们一样的成年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不断地摸索、尝试甚至踩坑,哪怕跌得头破血流,那也是对他们来说独一无二的珍贵经验,而不是来自家人的过度保护和督促。
温和而坚定,自由而有支持,这也许才是孩子更为需要的,正因为有足够的自由,他们才能更好地自觉地去规划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能陪孩子一辈子,那么,就别非用自己的经验,把孩子套的死死的,这同时也是我们小的时候,最渴望被对待的样子。
总之,当你对孩子做出某些行为的时候,不妨除了“为他好”的初衷以外,再想一想,如果我们是孩子,会希望被这样对待吗?
我也赞同而且也是这么做的:当要求孩子干某事时,不宜过度地去提醒他(她)。否则,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不要过度提醒孩子该干什么事 ,有两大好处:
别说是正处于心理逆反期的孩子,即使是成人,也不太喜欢别人过度提醒干什么事。这会让人产生一种不信任感,会让人觉得太啰嗦,让人反感。
比如:“三味”刚用完餐,夫人便下达洗刷任务。我欣然接受了。但我先想活动活动放松一下,再干。这时,夫人又催过不停:“洗碗去啊!”,催一、二次,我还能忍受,可到第三次,我受不了啦,会干脆回答她:“ 你去干吧,我不干了 !”
再如:领导让我做些材料,我很乐意地接受了。可是规定上交时间还没到,他却追问个不停。这时,我真想回一句:“ 不相我,找别人干去 !”
其实,这并非我不想干,也并非我真的办事拖拉,有时候,自己也自己的打算和安排。该干的事,还是放心上的。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不喜欢别人啰嗦、听别人命令!
你是否也有同感呢?
成人尚且如此,何况正处于逆反心期的孩子呢。
要求孩子干某事,父母既不可事事代劳,也不必时时放心不下。很多时候需要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时间、选择方式自主地去干。
比如:父母布置了孩子的学习任务,孩子不一定立即去做,他也许想再看一下动画片或再玩一会儿。这时候,父母不必急躁,可以放点耐心,考验一下孩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如果孩子在玩了一阵子后,主动去学习了,就应感到高兴,并予以表扬;如果孩子玩过了头,也暂且别大发雷霆,再借机教育孩子要讲诚信、做事要自觉、要有责任心……不失为一次教育良机 。
您赞同“三味”的观点吗?
嗨,大家好,我是小事儿。
对于这个问题: 为什么家长不要过度提醒孩子? 小事儿有话说。
凡事过犹不及,一旦过度,将会带来不敢想象的后果。如今,一些家长正在犯着同样的错误,那就是对孩子的过度提醒。
小宝宝一周多大,奶妈总是不厌其烦的告诉孩子要记得小便。孩子刚小便后不过半个小时,奶奶就又开始提醒孩子小便。不久前,孩子已经三周了,小便有点不受控制。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孩子小便存在心理压力。
小丽13岁,刚步入初中学习。此时,也处在青春期,爸爸妈妈担心孩子早恋,每天不厌其烦的在孩子耳边说不要早恋。一旦发现孩子与异性接触就讲一堆大道理。有时候,爸爸妈妈趁着孩子不在家私翻孩子日记。就这样,孩子患上了抑郁症。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产生这一系列后果的根源都在与家长们的过度提醒。那么,过度提醒的危害有哪些呢?
过度提醒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大: 家长们总是在孩子耳边提醒孩子要记得小便,不要早恋,好好学习等等。这些话语潜移默化中成了孩子自身遇到的压力,导致孩子在生活,学习中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心理压力过大的后果就是孩子患上心理疾病。过度提醒强化孩子心理负担,会导致事与愿违的危害。
如何避免过度提醒?
最后,家长一旦发现有了过度提醒的问题,就要及时收手,不要在错误的领域一错再错。
儿童教育家陶行知的《小孩不小歌》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孩子只是经历尚浅的小大人,如果孩子一直在大人的督促下完成任务,孩子不会学到独立思考的本领。
而当孩子到了十几岁,父母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厌烦父母的唠叨。
从3岁起,家长就要锻炼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
时间管理是一个人的生活基本能力,很多孩子到了中学成绩下降,多是因为学科增多,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不知道哪个学科分配多长时间。
1、 感受时间
让孩子的意识中有时间感:妈妈准备晚餐需要几分钟;画一幅画需要几分钟;吃完一个苹果需要几分钟。
2、 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
运用列清单的方法,在孩子放学回家后,把需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画出来。
并根据劳逸结合的方法排序。
比如:写作业、看电视节目、做一件手工、看漫画、洗漱
孩子自己制定计划,自己就会乐意执行。
一开始,年龄还小时,大人要做的是提醒孩子要进行下一项任务了。
早晨起床,总是要一遍遍喊,不如就直接让孩子体验到迟到的后果。一次就改了。
一项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都有消费贷款,是因为虽然是大学生,但从小缺乏金钱管理能力,就会随着性子消费,看到喜欢的就想买,中了商家的计谋,让自己一直背债生活。
金钱观,需从小树立,孩子长大后才会控制自己的消费欲。
1、 零花钱是父母给的,不是应得的
孩子应该知道自己的零花钱,不是自己应得的,而是父母给的,作为家庭一份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也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父母减轻家务负担。
2、 记账
钱是怎么花出去的,都花在哪儿了?账本上都一一显示出来了。
父母可以根据账本,指导孩子,哪儿可以少花,哪儿可以不花。
比如:买饮料、买零食。
3、 学会合理消费
在去购物时,可以通过示范,让孩子知道货比三家,选一个性价比高的产品。
一样的产品,如果这家便宜,我们就选这家。
当孩子上了中学,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管理零花钱,因为他已经知道了钱该怎么花。
家长还是惯性认为孩子是2岁前,什么都得靠父母。
其实孩子2岁以后就可以自己吃饭、穿衣。有自己的思想。
如果把做事情的权利还给孩子,孩子通过试错反而学到了生活经验。
痛苦的经历也是孩子成长需要的。
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尤其对于家长,更要注重教会孩子方法,而不是让孩子捡现成的。
孩子很开心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做的决定,也会更乐意参与执行。
不要急于解救孩子,孩子其实完全可以的。
愿我们都能少提醒孩子,培养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
一、孩子的独立意识遭到削弱
自我独立意识增强,求知欲增强,动作也更加协调,身体精力更加充沛。所以在这个阶段,因为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试一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且孩子自身的很多技能都是通过实践、练习,才能得到巩固发展的,所以家长不要抑制孩子的独立意识。
二、父母过度保护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要过度的保护孩子。干预过多会让孩子在各个方面落后于同龄的小朋友,而且会养成孩子过于内向害羞的性格,严重的甚至会让孩子变得自卑。这样会使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没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父母心理原因造成的
有些父母心里面总是认为孩子还小,缺乏保护。实际上这个时期,正是让孩子自己 探索 求知的时期。所以家长要深入了解孩子在每个时期的诉求、心理的发展,不要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父母应该怎样对待
一、尊重孩子的自我独立意识
无论孩子多小,首先他都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自己的诉求。所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在过程中不要过度干涉,可以适当的提出建议和帮助,来达到目的。而不是阻止孩子或直接替代孩子去做,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要充分信任孩子
每一个孩子最信任依赖的就是父母,所以作为父母也应该信任自己的孩子。可以主动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相信他能够做好。即使做的不是很好,也不要紧,不要只看结果。而要注重参与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孩子为了完成这件事做过哪些努力。而且在和孩子对话时,不要用消极否定意味的语言,要经常用正面、积极、鼓励的含义的语句。这样孩子在做事时,就会慢慢变得独立和自信。
三、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可以经常带孩子去户外,通过亲子活动、 游戏 等,来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求知 探索 能力等。而且在玩的时候,他也会接触一些轻微的危险,这会让他以后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有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要支持孩子
为人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适应环境、克服困难、学会各种生存技能。所以父母要支持孩子去锻炼自己,不要过度保护。如果什么事情都父母替孩子做了,那还要孩子干什么呢?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经过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忍耐各种伤痛,从而成长并成熟起来的。所以要想孩子的成长更加茁壮 健康 ,父母就不要过度的干预,让孩子自我发挥,反而会更好。
你好,个人认为家长过度提醒孩子有三方面的害处:
孩子本来是可以主动做计划,主动执行的。可是家长一直像闹钟一样反复提醒,孩子的主观意识还没有动就不得不被推着前进了,然后就觉得自己没必要操心了,会导致她慢慢的丧失主动思考、自主行动的能力。
谁也不喜欢被别人管束,何况是过度的。所以过度提醒,会让孩子格外反感,降低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后期只会越说越不听,越不听越说,行成恶性循环,影响亲子关系。
用自身行动,给孩子好的示范,比用语言重复很多次要管用!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那就是妈妈对孩子不断地叮嘱、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这种把嘴巴紧紧叮在孩子身上的情况,在家庭生活的环境里特别普遍。
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导,但不喜欢父母的唠叨。那么指导与唠叨有什么不同呢?
1、指导是亲切的,是言简意赅的;唠叨则往往会有责怪、警告的成分。
2、指导是一种促进,是引而不发,鼓励孩子独立处理问题;而唠叨常对孩子表现出不尊重和不信任。
3、指导的后果使孩子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而唠叨是反复的单调刺激,使孩子厌倦、反感、苦闷。唠叨的结果会形成儿童的行为惰性,你不说几次,孩子就不会去做。这种恶性循环,还会导致子女独立自主的积极个性被破坏。
一个人唠叨,首先表现的是自己不相信自己,对自己讲出去的话,做了的事,由于不放心才会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就如同一封信投进邮筒,有的人还要重复看几遍一样,这种人表现在语言信息传达上同样也会不相信自己。软弱和紧张型的人特别容易唠叨。唠叨与培养孩子良好个性是相悖的。
那么,父母怎样避免对孩子的唠叨呢?
第一,不要信口开河。比如说,规定孩子做好功课再开饭?但有的父母话虽讲出去了,可心里又怕孩子肚子饿,就没事找事地说:“你饿不饿?”“快做快做,饭都凉了!”“你还想不想吃饭?”诸如此类的自相矛盾的话,反映了自己感情的软弱,说话不算数,没有威望。克服唠叨,首先在对孩子讲话前要经过一番理智过滤,不能信口开河。
第二,不要强行命令。多和孩子讲悄悄话,家庭语言的低声调是母子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有利于避免气氛恶化。如要让孩子做什么事,可以用亲切的语言在他的耳边轻轻地告诉他,尤其对幼小的孩子,这既是命令,又是感情的信任,悄悄一句话比你大声喝斥的作用要大得多。
第三,不要事事叮嘱。可以说,家长对子女的话虽然多,但许多都没讲到点子上。事无巨细,都要反复强调叮嘱,搞得家庭上下不得安宁,大人为孩子不听话而气愤,孩子在繁杂的语言环境里安不下心来做功课,结果会适得其反。
可靠的方法是:围绕家中的大事、要事与子女作出明确分工,提出具体要求,让他们去独立活动。而且坚持定期检查,及时表扬成绩,纠正不足。至于一些小事,应该做到忽略不计,因为孩子毕竟还小,过多指责会使孩子无所适从。
过度提醒孩子相当于过度保护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会降低孩子解决问题的个人能力。
孩子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一部分靠学习前辈们积累的经验,另一部分必须靠孩子自己 探索 得来。孩子 探索 事物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地积累个人能力的过程。
比如,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不停的提醒孩子的坐姿,握笔姿势等问题这会打断孩子思路,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没有家长的提醒这部分孩子就记不起正确的做法,并且注意力难以集中。正确的做法,应该在孩子做作业之前提醒,如果发现做作业过程中有问题,也等孩子休息时再及时提出并要求下次改正。
年前看了一节幼儿园的活动课,课题内容是《小鱼游进鱼缸了》,是节手工课,要求小朋友贴鱼缸并将小鱼贴进鱼缸。有的家长不停在一旁提醒孩子小鱼应该贴在鱼缸正中。可是谁又规定小鱼只能在鱼缸正中出现呢?一个无意的提醒扼杀了孩子脑海中多种可能性,过多的提醒无形中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将来这些孩子的思维会不会更僵硬呢?
还有一个细节的地方,有一位家长不停地教孩子怎么撕开双面胶。其实仔细观察,其他没有人提醒的孩子,在观摩过老师的操作后,摸索几次完全可以独立完成这一动作。再对比这个有家长提醒的孩子,老师讲操作要领,动手操作时,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老师那里!自己上手时就不停地看家长,因为他知道有人会帮助自己。结果,其他孩子都完成了,他还在磨磨蹭蹭的。 过多的提醒不仅会固化孩子的思维,同时也会减弱他们的动手能力。
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 探索 的过程,需要犯错纠错的机会,只有通过这些过程孩子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过多的提醒不是在帮助孩子反而是在妨碍孩子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