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亲子

新生儿去黄疸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时间:2023-12-21 17:49:33   来源:网络

婴儿降黄疸的妙招?

新生婴儿降黄疸最有效的方法是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用蓝光照射,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光照疗法主要作用于皮肤浅层组织,在光照的作用下,把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的异构体,通过胆汁和尿液排出。光照治疗的时候要用黑色眼罩保护婴儿的双眼,避免损伤视网膜,用尿布把会阴处、肛门处遮盖住,裸露其余部位,光照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天。新生儿可以按时喂养,喂完奶后斜位或竖起来轻拍其背部,拍出饱嗝,排出空气,躺的时候可以右侧卧位,防止新生儿呕吐。
【拓展资料】
一、黄疸是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它是肝内外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胆红素代谢障碍的综合性病理过程。是临床常见的一个重要症状和体征,可由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见于肝胆系疾病,亦可见某些急性传染病、代谢病、血液病、先天性疾病等。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结合胆红素低于6.8μmol/L。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二、肝小静脉阻塞性疾病、肝硬化、原发性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哺育性黄疸、霍奇金病、淋巴肉瘤、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炎症、胆管细胞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门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等、先天性肝内胆道闭锁、先天性节段性胆管扩张、华支辜吸虫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性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干燥细胞增多症、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丙酮酸激酶缺乏、蚕豆病、遗传性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海洋性贫血、不稳定性血红蛋白病、自身免疫性溶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后溶血、新生儿溶血、创伤性心源性溶血、疟疾、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蛇毒、脾功能亢进、病毒性肝炎、细菌性肝脓肿、伤寒、败血症、肺炎球菌感染、血吸虫病、阿米巴肝炎与肝脓肿、钩端螺旋体病、Q热、酒精性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血色病、Wilson病、缩窄性心包炎、充血性心力衰竭、Gilbert综合征、Rotor综合征、Crigler-Najjar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Lucey-Driscoll综合征、母乳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全等。
三、光疗前护理:保持光疗箱处于功能状态;使用前要预热,待光疗仪中的温度上升至适定温度时,才将患儿放入,并保持温度稳定,勿过高或过低;清洁患儿皮肤,忌涂油粉膏,剪短指甲、裸体、包好尿布,用不透光眼罩、薄膜等遮盖双眼,写明床号、姓名、住院号、光疗开始时间光疗时护理:保持光疗箱玻璃通透度。患儿呕吐、出汗、大小便等污物应及时清除,以免影响光疗效果;注意观察调节光疗箱内温度,使患儿处于中性温度,护理操作尽量在光疗箱内进行;至少每1小时,检查眼罩位置,保持完全遮盖以保护视网膜。观察患儿有无烦躁不安、高热、皮疹、皮肤发红及腹泻等光疗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以防核黄疸发生;每8小时测体温一次,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处理;患儿哭吵时可在两顿奶之间喂糖水。

新生儿有黄疸该怎么办?有什么方法可以祛黄疸呢?

新生儿红血球较成人多(因此红血球代谢后废物较多),而且肝脏较不成熟(因此胆红素较不易排出),所以比较容易产生黄疸。这种因生理现象导致的黄疸称为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高怎么办?

新生儿从出生3-5天就会出现黄疸,属于正常现象,黄疸指数一般情况下应该不超过15mg/dL,这是正常范围,是生理性的,新手爸妈不用太紧张哦,但如果黄疸指数较高的话,可以试试以下6种方法,有效又实用。

1、早喂奶、勤喂奶

新生儿出生后在手术室即行早吸吮早接触5分钟,入母婴同室后在护士的协助下补做早吸吮早接触30 分钟。按需哺乳,最长间隔不超过3 小时。

早喂奶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喂养而促进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排泄,减少黄疸光疗机会,降低胆红素水平。

2、喝白开水

每天早晚必须都要给孩子喂30ml的白开水,在白天也要适量的喝水,让孩子自身尽早的排掉体内的黄疸。如果是母乳喂养还好,如果是喝配方奶粉,要加喂水。

3、喝葡萄糖

发现新生儿黄疸指数高的时候,给孩子喝点儿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给孩子喝就可以,这是去黄疸的有效方法。


4、晒太阳

每天早上10点左右,阳光不是很厉害的时候给孩子晒太阳,要尽量多的晒到孩子的皮肤,但是不要晒到眼睛。

5、新生儿游泳

出生后24 小时的新生儿一般在喂奶后1 小时用特定的游泳圈,在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的看护下每天早晨游泳(水温38℃)一次,每次10~15 分钟。

新生儿游泳可以促进胃肠道激素和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多,食欲增加。而且游泳时活动消耗量较多肠蠕动加强,排便多,有利于胎粪的尽早排出,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

6、新生儿抚触

抚触是用双手对新生儿的各部位皮肤进行有次序的按摩,出生24小时后的新生儿,即可开始皮肤抚触。可在洗完澡、游泳后、午睡或晚上睡觉前、两次哺乳中间、新生儿不饥饿不烦躁时进行。

新生儿抚触可促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多,增加婴儿的喂哺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促进胎粪排泄。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温馨提示:如果长时间不退黄疸指数也很高的话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建议到医院进行治疗。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足月儿跟早产儿的标准不尽相同,妈妈只要发现以下情况就要送医院观察了:

1、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2、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型黄疸(妈妈和宝宝的血型不合)。

3、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4、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2周就要注意。

免责声明:此文和图片转载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内删除。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宝宝出生后,家长会注意到宝宝的皮肤发黄,别担心,新生儿皮肤发黄是正常现象。事实上,所有新生儿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只是有些宝宝的黄疸不是很明显。那么,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 1、光照疗法 将新生儿,置于紫外灯下照射。可以选择单面接受光照射,也可以两面同时接受照射。治疗时,需要将眼睛遮蔽避免伤害视网膜,另需将生殖器和肛门用尿布遮住。 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身体内多余的胆红素将转化为某些水溶性物质,随尿液外排。该法可使新生儿胆红素含量回落到7毫克/公升。或用毯式黄疸治疗仪(形似一张毯子)包住新生儿周身来接受光照治疗,可达到相同效果。 2、换血疗法 此为严重溶血性黄疸患儿之急救措施。该疗法

宝宝黄疸怎么办最有效?

在医学上,未满月(出生28天以内)婴儿出现的黄疸被称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是皮肤、粘膜、巩膜变黄,婴儿食欲不振、不安,体温也有可能上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病,临床上约85%的足月儿和大部分早产儿出生后1周内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主要是由肝功能不全、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疾病,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如何护理新生儿黄疸:

方法1: 晒太阳,让宝宝早上10点,下午4点晒太阳,这段时间紫外线不会刺激皮肤。晒10-20分钟即可。

方法2:通过多给宝宝补充水分,以及喝牛奶的量,能让宝宝更好的排出体内的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应该如何处理?科学的做法是什么?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新生儿黄疸是面部颈部、躯干、四肢皮肤出现黄炎的严重程度,严重时会引起全身症状,甚至会引起胆红素脑病。新生儿黄疸有什么治疗方法?

多使用这四种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症状处理效果更好

黄疸程度不同,要用其他方法治疗。

一,照明治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是蓝光调查。作用原理是,通过蓝光,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吸收光线,发生氧化作用,形成结构异型体,不经过肾脏,直接从尿液或胆汁中排泄,起到治疗作用。蓝光治疗适用于病情不太严重的生理性黄疸,具有方便、安全、有效的优点。

二、药物治疗。药理作用是减少胆红素的毒性,对胆红素的肠系膜循环有减少作用,加快胆红素的清除过程。包括白蛋白供应,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三,血液替代治疗。穴位治疗一般用于照明治疗失败时。输血可以有效降低胆红素,改变异常红细胞。但是,换血对新生儿体质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因为否则会发生不良反应。

第四,支持治疗。主要积极预防和治疗感冒损伤、高碳酸血症、缺氧、饥饿、感染等,预防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发生胆红素脑病。

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有什么区别?

1.从时间上看,生理性黄疸通常在新生儿出生3天后出现,2 ~ 3天后明显,但延长时间短,通常只持续一周或10天。病理性黄疸出生后不久发生,病情加重,病情持久,可持续数周,反复发生。

2.在黄疸分布中,生理性黄疸只出现在脸和脖子上,有些可能出现在手脚上,颜色是浅黄色,尿液也是黄色,但不会沾染尿布。相反,病理性黄疸分布广,可以出现在全身任何地方,手掌和脚底都是金黄色的,尿布也是金黄色的。

3.在婴儿状态下,生理性黄疸的婴儿吃喝正常,睡得好,没有什么不适,病理性黄疸的孩子睡觉,精神不好,焦虑,哭个不停。黄疸严重时出现核黄疸,损伤大脑,要及时发现。

新生儿出现黄疸是常见现象,一般及时治疗不会有太大问题。因此,父母也不必过于担心,并根据医生的治疗建议接受适当的治疗。指导专家:石桂鹏,主治医生,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医院工作了近十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儿科常见疾病、多发病诊疗,特别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及危重病的诊疗。


标签:  婴幼儿 婴儿 母婴健康 育儿 儿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