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

长程心理咨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时间:2024-05-18 17:49:28   来源:网络

心理咨询究竟是什么样的体验?

文会爱朋辈

来源会爱朋辈(ID:PBDD309)

题记:无论别人体验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都不能替代自己亲自去参与的体验,因为体验是从知到行的必经之路。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

“一直受到一些心理问题的困扰,朋友建议我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但是很害怕,害怕自己的问题被曝光在他人面前那种感觉,也不知道如何面对一位咨询师。

非常挣扎,有没有亲身体验过咨询的小伙伴能够告诉我,究竟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真的可以帮助到你吗?”

许多人在走进咨询室前,都对咨询中将会发生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究竟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

也许这是大多数受心理问题困扰、想要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人们首先最想问的一个问题。

这里先为大家推荐一部关于精神分析的法国记录片,这部影片采访了6名接受过精神分析的来访者。

他们有着不同的困扰,但都从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自己真实而又独特的咨询体验。

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b05556njen2&width=500

(视频链接)

也许你觉得法国很遥远,存在文化差异,我们还整理了20位中国来访者亲历咨询的分享,全部来自于知乎读者,感谢TA们无私地分享了自己的咨询体验。

诚然,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别人的体验终究是别人的,但这些分享或多或少掀开了心理咨询“神秘”的面纱。

-01-

这是怎样的体验?

这个可能很难简单回答,任何简单的回答都只是希望用文字来表达体验到的东西,也只是可能让其他人明白那是什么。

在咨询中感受到的喜怒哀乐,从咨询中发展出新的“something”,让它们蔓延到生活中,然后再带着生活中的结果重新回到咨询中讨论、检验、再次体验等等。

-02-

从“愿意、想要接受心理咨询到真正的行动”真的是一个过程.

这不仅仅是一个预约电话、一次约访这么简单,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需要勇气和契机的。

这个契机可能是某种负性情绪的爆发,可能是某个生活事件的出现,可能是某段关系的破裂,也可能是某个触发成长的瞬间??

当这个契机出现的时候,常常像是生活为我们开了一扇门,这个门里是我们曾经逃避未曾发现的自己.....

-03-

咨询里有进展有停滞。

印象最深那次,是发现我胶着在原地,想要成长,又抱着自己的痛苦不放。

咨询师说,他有个感觉——不知道该怎么把咨询继续下去了,他看着我这么抱着自己的痛苦,没有进展,也很无奈,甚至有点沮丧。

我想起来,好像其他人也有过类似的感觉,想对我好,又不知道怎么插手。

-04-

有一会儿,我觉得快要逼近真相了。

脑海里冒出一句话,痛苦就是痛苦,没有更多的意义。

我讲给咨询师听。

他说:感觉你好像有两种状态。

一种是小孩儿似的,哭,要抱;一种是哲学家似的,很超脱地讲很多很准确很有道理甚至很超脱的话。

这两种状态,前一个太低,后一个太高。你刚刚讲那句话,就像个小哲学家,能不能俩中和一下。

我突然就明白了,有太多情绪淤积,而我的办法,是要么小孩儿似的大肆宣泄,要么哲人般用理论超脱,就是没能正常说话。

-05-

经历过一些看起来毫无收获的咨询过程,才发现那些过程有多重要。

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举动让我意识到自己在逃避什么,帮助我更加看清自己。

这些当时的无意义如今看来也意义非凡了。

-06-

持续了一年44次长程的心理咨询,真的是非常神奇的并且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我的咨询师陪伴了我的这一年让我过的特别的清晰,困扰我十年之久的问题,在内外因素的推动下终于有了解答。

内心非常感谢咨询师的专业对设置的尊重。

离开了三个月之久,某些时候咨询师的某一句话还是会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感觉这一年的影响很大很大,是我人生中最接近那个内在真实自我的一年。

我觉得我是有变化的,对于关系情绪以及自我的认知都有了质的变化。

不知不觉变化就发生了。

-07-

虽然,你已经准备好了,你已经坐在椅子上,你已经开始谈论自己。

但是,你可能依然会担心咨询师不足够能帮助到你,能否足够理解到你,是否值得信任,是否足够安全。

直到你完全感受到咨询师坚定地和你站在一起时,你才会小心翼翼地向咨询师一点一点敞开真正的自己。

不安、试探、疑惑、释然??

这样的过程每一步都像是找寻故乡的探险,忐忑艰辛却越来越安然。

-08-

怎么形容这样的一种感觉呢?

大抵就是你必须要织一件毛衣,面对着一大团乱七八糟的毛线。

你的耐心、精力都已经耗尽,你感到身心俱疲,不知从何做起。

慢慢的你发现,这堆毛线没有变好,而你却已经不同。

你不再抗拒和拖延解决的过程

你不再担心毛线断裂的不知所措

你也不再害怕织毛衣的繁琐

你面临的问题依然,而你却更有勇气面对,如同被阳光晒过般通透。

-09-

你的生活充满着困惑和问题,被负性情绪撕扯纠缠着无法抽身。

你太希望现在就知道答案,此刻就有个改变,让你能潇洒而决然地跟过去挥挥手。

“我到底要不要跟我的混蛋男友分手?”“我要离职么?”“我要怎样跟我的父母相处?”“我要怎么教育我的孩子?”??

你真的希望咨询师给你人生准确的方向,告诉你现在该如何去做。

但是你会逐渐发现咨询师并不会给出答案,他更多只是在旁边静静地陪着你。

你会失落也甚至会愤怒,但你最终逐渐明白:

亲爱的,你真的可以为自己做出最好的决定,你只需要更深地了解自己和更多的勇气。

-10-

面对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甚至还会带来痛苦的事情。

但如果能主动去找一个专业人士来帮助自己,你会发现一个不曾感受到的空间。

那是一个私密的,温暖的,安全的地方。

让你能够静静地试着去感受自己,去感受那个被自己掩藏起来的受伤的自己,试着去接纳、允许他的存在。

-11-

有时候只是经历,也来不及反应。

自己以为很多事情过去了,好像不那么重要了,或者经历了一段时间就都放下了。

在咨询过程却好像一下暴露了痛点一样的,说完了连自己都明白,到底什么是自己解不开的那个结。

-12-

在咨询中,咨询师会反复对我强调:来访者可以说任何想说的话题、说出任何突然闪现的念头和感觉,等等。

哪怕听上去很傻或者很奇怪、甚至是觉得说了会很危险的点(然后就多了另一个可以讨论的点——为什么会觉得某些念头危险XD)

我在咨询中学到的一条规则是,行为和语言是被严格区分开来的。

只要不是付诸行动,一切的想法和念头(甚至是打算付诸行动的念头甚至是计划),都可以(且仅可以)在言语上进行讨论,而来访者有不被指责的权利。

咨询中绝对是说得越多越好,因为不知道会走到哪里,讨论出什么有趣的事情。

-13-

在咨询中,我也会感觉到生气、被冒犯、担忧、难过。

有时候也会觉得好像在兜圈子、在某些问题上纠结是浪费时间、怀疑在某些问题上咨询师并没有很好地应对和处理。

我会把这些感受和想法告诉咨询师,一起讨论为什么我会这么觉得。

最后我会被鼓励及时反馈我的任何即时感受和想法,哪怕是负面的,而我的疑问甚至质问都得到了回答。

-14-

咨询结束了,我已经走出了诊室。突然想起,今天是预付诊费的日子,但是我居然忘记了!

我犹豫了一下,在“现在回去不恰当、咨询已经结束了”和“不预交诊费太令人惭愧了”两个想法之间纠结了一下。

但还是觉得无法忍受延迟交诊费的羞惭,于是有点不同于常规地回到诊室。

那时接待员已经下班了,只有咨询师在。

我:(羞惭地)我今天应该预付诊费,但是我忘记了,我知道不应该这时候回来,但是我不想延迟交??(边说边递出信封)

咨询师:哦,这样啊,其实我也忘记了。(很自然地接过来)谢谢!下周的话也没关系??

我:谢谢!(我有点脸红,匆匆鞠了个躬,转身离开了)

离开后,我舒了口气,我担心的事情其实都没有发生。

咨询师并没有因为延迟交诊费或者咨询结束后的返回而有愠色或者表现出被突破设置的尴尬等,都没有,那么自然、温和。

我很开心。

咨询就是这样发生作用的,不是说教。

-15-

在长期的咨询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令我抵触和不适的状态。

我的咨询师的方式,是常常会从性的方面去解析问题。

她认为,性是最原始的本能,我们应对性的模式,就像一个原始样本,会被复制到应对其他问题或者说其他情绪的方式中去。

所以不可避免需要谈论比较私密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渐渐摆脱了一些成见,从根源去客观地看待。

-16-

随着咨询的慢慢深入,我才发现咨询里不仅只有“和平”,还会有“失望、愤怒”。

当我们讨论的问题越深入,我的负面情绪就越容易被唤起,我甚至会想要和咨询师“吵架”,总想“反抗”些什么。

但我的咨询师从不因为我的“不配合”而生气,TA总是鼓励我表达自己的情感,说出真实的感受,把我的“坏脾气”照单全收。

-17-

和咨询师说话跟和朋友吐槽最大的不一样在于,咨询中有一种奇异的氛围。

当你说的时候,你会感受到旁边这个人在鼓励你说下去,鼓励你把你的想法都说出来,毫无保留。

你在说的过程中会感觉到自己得到了百分之百的重视和关注,而越发说的起劲。

慢慢的,我感觉整个房间都交织着我的思绪,我把它们一股脑在房间里铺开来。

坐在我旁边的人虽然话不多,但我却能感受到一股支持的力量,帮助我把这些纷乱的思绪理清楚。

-18-

在刚开始接受咨询的半年里,她最常问我的问题之一就是,“你的感受是什么”。

那时候我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内心其实是懵的。

一直以来我有点习惯性地回避自己的感受。

在接受咨询之前,我几乎没有意识到这种回避的存在。

虽然了解自己并不一定就能达到改变自己或者说接受自己的目的,但是如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的话,了解自己还是非常必要的。

-19-

我们的每次会谈,时间、环境固定不变,咨询师从神情、说话方式甚至衣着都保持稳定,我们的关系稳定、安全,周围总是很安静。

这让我进入一个和日常的状态有些不同的“场”,我很放松,专注于内心,思绪也更加自由。

有时候,我以为一件事好像没什么,但说着说着,我发现我哭了。

也有的时候,他会问我,这件事让人难过,为什么你说起的时候却在笑?

在一段段的讲述中,我慢慢离自己的内心更近,一些感受、情绪和记忆一点点浮出水面。

-20-

这个过程,并不完全轻松愉悦,难免会触及悲伤的往事。

走到心中某个原本想绕开的角落,也可能会卸下层层防御的保护,与真实的自己坦诚相见。

就像明媚的阳光下总有阴影。

当潜入潜意识的水下,有些发现可能令人感到冰冷、暗黑。

但也许,这才是真实、完整的生活——有好也有坏。

当获得足够的勇气,就可以在看到“坏”的部分以后,仍然愿意积极的投入生活,并感受到其中的意义。

有时候,我感觉遇到了阻力,好像被“卡”住了,还好我有足够的信任、耐心、好奇心,让我继续,等到改变发生。

有时候,我实在困惑,也有点着急,就问咨询师:我该怎么办?我怎样才能解决我的纠结呢?不出所料,我没有立刻得到明确的答案。

但一次次咨询做下来,我感到自己更加有能力去应对生活中的难题,这也让我对自己的感觉变得更好。

虽然身上还有问题没解决,但我可以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同时继续做出探索。

特别欣赏一位昵称为“思怡”的网友说的一段话:

如果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秘密花园,那么心理咨询就好像是一段在其中探索和发现的旅程。

咨询师是向导、陪伴者,有时也可能是远足时的手杖。

在咨询师的支持和帮助下,你面对熟悉的景致,却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得以有勇气再次走进封存的角落,整合曾经无力面对的创伤。

你有了很多新的发现,比如那些以往疏于关注的、那些幽深隐秘却又含义重大的、还有对你而言充满力量的地方。

其中的心情,有明快,有迟疑,也有暴风、大雨。经历过这些以后,迷雾散去,你看到这座花园呈现出更加迷人的生命力。

那么,亲爱的,你所亲历的心理咨询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呢?

在国内做心理咨询师是一种怎样的工作体验?

%20%20回答这个问题本身,对我来说也成了一次非常美妙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就是各种各样体验的总和,而一门职业给人带来的体验也决定了从事这门职业的人幸福感如何。心理咨询师作为新兴职业之一,它被确立为职业还不过二十年的时间;当然,国内最早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已经有三十甚至四十年了。

%20%20%20%20%20

我想,先谈谈做心理咨询的体验,然后再说说做一名心理咨询师的体验。在我看来,做心理咨询,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的两种。前者专指:建立了正式的咨询关系,已经付费的,在约定时间内进行的咨询(无论面谈、电话,还是网络咨询)。这类咨询的特点是它的封闭性和即时交流。另一类是广义的咨询,包括有心理咨询意义的与朋友的聊天,网络上的心理问答(免费),甚至撰写心理专栏类文章、作为电台某些节目的嘉宾做心理类节目,等等。这些都可以算是非正式的、广义上的咨询。当然,实际上,严格来说,只有狭义的心理咨询才算是正式的心理咨询。我自从成立心理工作室以来,主要从事网络和电话的心理咨询,面谈咨询做得很少,因此对于前两类的体验要深刻一些。略述于下:先说一次完整的咨询过程中的个人体验。在网络或电话咨询开始前,我通常处于既兴奋又略微有些紧张的状态中,但是,由于充分的准备以及对自己专业能力的信心,所以在咨询开始后常常能很快进入咨询状态,与来访者进行较好的互动。有时候,与来访者配合得非常好,达到一种神交的状态,一种类似于马斯洛所描述的“高峰体验”的东西,感到助人的极大快乐。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努力改善自己,而且同时负有对整个人类的责任感,我们特有的责任是帮助那些我们认为最能够帮助的人。

做心理咨询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让我的收入非常稳定,能够支付我的生活开支,满足我作为妻子、母亲、女儿的责任需要;其次是我的专业工作帮助我赢得了同行和来访者们的认可,在自尊、价值感、归属感方面得到了满足;最后是我个人非常喜欢和别人进行深度的交流,无论是情感的还是思想的,我都很喜欢。所以在和来访者们的交流和深度互动中,对我自己也是有滋养的。

去看心理医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们每个人从小的经历以及和我们生命中重要人物的关系影响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感受,当我们带着过往的这些想法和感受面对新的生活、新的问题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那份感受已经和此时此地的问题不再匹配了,但却还在无意识地使用它们,于是冲突就出来了。
心理咨询师通过启发、引导、支持、鼓励、帮助来访者领悟到内心存在的冲突,矫正错误的认知,作出新的有效的行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心理咨询中咨询师要做的就是透过每一位来访者的生命故事,和他(她)一起去看清那份不再适用的对关系、对自己的看法,梳理掉过往积累下来的情绪,从而用与目前的她(他)匹配的关系模式去处理亲子关系、婚姻关系、人际关系等。
当您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压力、困惑、挫折和无法释怀的冲突时,您都可以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陪伴下倾诉情感、释放压力,整理情绪、领悟人生,完善自我。有了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就能够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使我们的人格更加完善,生活更加幸福!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

咨询师似乎很睿智,那么当心理咨询师是什么样的感觉?

靠聊天「赚钱」是真的吗?

因为暂时没有纳入医保,现在国内心理咨询的价格相对比较不菲从几百到几千/小时不等,很多人眼中,咨询师是一个能够轻松靠聊天能挣钱的职业。

“非也。”从业6年的何聪(化名)坦白说:“实际上,起步阶段,咨询师需要打磨自己技术,积累经验,一般支出远远大于收入。别看这些年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很多,学习心理学的也很多,但是能做这个行业的人可能只有百分之五左右,真正能够成长成比较成熟的咨询师的,自己独立开工作室的,就更是凤毛麟角。

打个比方,就算一个新手咨询师刚开始咨询收费能到200/h左右,但是还要考虑到各种成本,与机构分成,可能到手一半都分不到。对于起步阶段的新人来说,想要靠心理咨询养家糊口几乎很难。”

全职Or兼职,咨询师心里有杆秤

正因如此,到底是以全职还是兼职的方式从业,就成为了咨询师们纠结的话题了,尤其是半路转行的咨询师们。他们的数量也并不少。

陈可(化名)目前就选择了兼职咨询,在主职工作以外和一群热爱咨询的朋友组建了一个公益咨询团队,“这样的形式让我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身体也能够扛得住,因为不需要靠做咨询养家糊口,自己也能更加纯粹地去做这件事情,少一些焦虑。”

然而,也有因为热爱,毅然转行做全职的,林毅(化名)从高中起就一直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因为一些原因,大学没上心理学专业,但是看了很多相关的书。

工作后,他选择从事了金融行业,却一直对心理学放不下,所以在工作之余自己学习,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从14年开始就边学习,边兼职进行一些公益咨询和网络咨询,浸泡在心理学行业已有六年。

“我是在2017年前后决定辞职,全职做心理咨询的。之前是金融行业的区域负责人,而现在的经济状况用一落千丈形容都不为过。辞职前也不是没有纠结过,只是我这个人可能有些偏理想主义吧,觉得如果现在不去做,等到十几年过后,或者几十年过后,也许就没机会去做了。”

咨询师的修行

在咨询室里,咨询师们往往要面对带着各种负面情绪的来访者,接纳他们的情绪同时,如何调试好自己的状态,也成为了咨询师们重要的修行。

在林毅看来,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不仅仅需要具有爱心和责任心,还要有包容、见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以及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并且能运用于心理咨询实践,但这些通过时间的积累会慢慢获得。

而一旦忽略了自我觉察和边界意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移情及反移情随时都可能会出现,最大的问题是这种感觉很难被咨询师本人感知到,有时候即便感知到,很多人也会沉浸其中。就像修行路上的心魔,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出现的方式是什么,但它所造成的伤害都是“真实伤害,无视防御的”。

作为兼职咨询师的陈可,则觉得社会经验生活阅历对是咨询师修行的重要部分,“心理咨询师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那么就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生活的阅历。所以有一个说法,就是不能太年轻的人做心理咨询师,这主要是因为可能没有足够的感情经验和家庭相处的经验,社会生活的经验,这会导致来访者倾诉的痛苦,咨询师以为自己懂了,但是可能他实际上没有懂。

阅历是需要积累的。所以不管现在在做什么工作,只要这份工作是有经验阅历积累的,那么都是对做咨询师有帮助的。重点是,能不能够从人生中提炼出来这种阅历,这对每个人来说是不一样的,有很多人可能做十年和做一年没啥差别。”

终身学习,保持修行,几乎成为了咨询师们的共识。

给咨询师「后浪」们的小建议

一是资金的准备:

心理咨询跟很多行业不同的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前期收入少。单纯想赚钱的人建议绕开;

二是专业的系统学习(长程系统的知识学习培训):

现在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考证,只能通过大学课程学习进入这个这行业,除此,还得参加如精神分析、家庭治疗或CBT等长程系统认证课程。

三是自我成长和自我关怀:

进行长程的个人体验或团体体验,以关怀自己、了解自己、处理自己的情结问题。同时,只有连接上自己、了解自己,你才能在咨询中更好地理解你的来访以及避免卷入来访的创伤体验而不会处理的情况。

四是寻求稳定支持:

心理咨询不是单打独斗的职业,非常需要各方支持去更好的发展。个案推进过程需要督导支持,你的工作、情感需要家人、朋友、朋辈同行、体验师的支持。切忌在没有任何保护和支持下冲进心理咨询,不然会造成创伤而不知。


标签:  心理咨询 心理 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 情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