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

生活究竟要不要盲目的从众?

时间:2024-11-17 17:49:12   来源:网络

人是否应该从众?如何对待从众?

人应该从众。要先具备从众的能力,再去学习正确地不从众。

不会从众的人很可能难以融入不同的社会群体,导致社会生活适应不良。而一个对群体生活适应不良的人,是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的,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自闭、自卑、遭到排挤,最终成为“边缘群体”。适应群体生活是和“从众”的能力有着密切关联的。

从众需要的是观察能力。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群体后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观察出这个群体内部的一般规范,如:穿着习惯、说话方式、使用的特定词汇、肢体接触方式、群体内不同角色成员的肢体语言、表情、态度、对特定事物的特定思考模式、群体价值观、群体组织形式、群体成员构成特点。

其中任何一项都足以让个体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去研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人生重大转变的初期难以适应的重要原因。

一个拒绝从众的人是从心里排斥群体一般规范的,这会导致个体失去细致观察群体一般规范的动力。久而久之,用进废退,这种能力在个体身上会慢慢退化。但是,“社会”是由大量的“群体”构成的,每个人都会生活在不同的群体里(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很多角色)。“观察群体一般规范”的能力退化可能会导致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出现各种适应困难,无法融入群体。

盲目从众是什么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盲目从众有何危害

盲目从众不利于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很难形成自己稳定的兴趣爱好,不利于高雅情趣的培养,也会影响我们的个性发展,有的还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你是咋的看待从众心理?

就我看来,从众虽然是个略带贬义的词,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从众是我们写在DNA里难以抵抗的。想象一下,在远古社会,遇到危险所有都跑了起来,但是特立独行的非要去看看发生了什么,那么结局可想而知,你的DNA应该很大概率的无法遗传下来

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就是当自己拥有某件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周围很多人都在用和你相同的东西。比如说刚刚买了一部苹果X,买回来后,身边用苹果X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从众」究竟是怎么样的一回事,我不单单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加以回答,我还会用社会学、认知神经科学、行为经济学,乃至文学的角度去审视,去观察,去推论,最终得出一个完整而详细的回答。

当你手中持有一把锤子的时候,你会满世界的寻找钉子,相信大家都有听过这样的一句话,刚刚听到这句话时,我其实还是蛮困惑的,因为弄不清锤子和钉子,究竟指的是什么。你是学习心理学的,生活中遇到任何一个问题,你都会优先选择心理学这个思维来解决,而就是在这一来一往的过程中,这种用单一的学科思维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会固化成一种习惯。也就是说,心理学变成了你手中的锤子,而你满世界都在寻找相对应的钉子了。

山从不同的侧面观看,会有不同的形状和景色,同样的一个问题,从不同的学科加以观察,也能得出不同的观点和结论,这就是多学科思维。所以说到底如何看待从众这种现象,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

盲目从众的危害有哪些

从众回产生很多消极影响,如弱化自我意识,阻碍独立性的培养,窒息个性的发展,扼杀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盲目从众不仅会阻碍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集体的事业 青年盲目从众的行为,容易造成他们沾染不良嗜好,抵制不住不良诱惑,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生活情趣低级、庸俗,不利于自身成长。 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从众心理具有两面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等。因此,我们应该避免盲目从众 ,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标签:  生活常识 盲目 生活 从众 心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