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少看到中国的心理学或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研究团队在研究中使用认知建模或计算建模?
时间:2025-10-28 09:20:41 来源:网络
事例对认知模型建立的意义
彭聃龄 切换到桌面版 我对“认知模型”的一些认识  精选 2013-7-15 16:34阅读:10179标签:模型 在现代科学中,“模型”的概念随处可见。打开一本认知心理学的教科书,从头到尾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模型;许多著名的认知科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也因为提出了一些著名的模型而名声大振。那么,什么叫模型?模型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如何建立模型?这是许多初学者非常关心的一些问题。我想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一些意见。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有限,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我对模型的认识开始于中学时代。那时我酷爱化学,特别崇拜门捷列夫和居里夫人,算是他们的一个中国“粉丝”。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国内外心理学现状如何?发展趋势怎么样
科学心理学从诞生到现在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其理论体系还很不完善,有待于未来的心理学家们去开拓。直到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学科。
可以说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它一直在哲学的怀抱里挣扎着。
国内外心理学现状
目前,国内外都把脑科学的研究视为心理学领域的前沿,很多心理现象都和生理机制挂上了钩,这与生理学的发展有着很高的相关度。心理学可以从生理学中提取精华,为己所用,但过度的提取便会出现过度的还原主义倾向,将为心理学的发展前景蒙上一层阴影。全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师、华南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博士生导师申荷永教授认为,现在西方的心理学研究过度倾向于“mind”的研究,忽视人的心灵,即“heart”的研究,而这更应当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发展趋势
再让我们来看看国外的另一个热点——心理咨询。国外对心理咨询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在美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哲学博士或者教育学博士学位,它已包括了对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准的要求。而在欧洲一名咨询工作者或心理治疗工作者必须获得硕士学位,而要获得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至少5年,长的可达7年,学习的最后一年全部投入临床实习训练。毕业之后必须先去医院或者诊所作不拿工资的助理工作人员,1-2年之后,才有可能受聘做正式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专业工作人员。而国内目前的心理咨询师培养要求和国际上的要求距离甚远,这有待国家某些制度的完善。
心理学研究的领域非常的广泛,APA(美国心理协会)就有53个学科分支,每个分支都有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偏于基础性的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到偏于应用性的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总能找到你所喜欢的方向。各个分支竞相发展,使得心理学的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总结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现在心理学的发展还是比较完善的,也比较热门,心理咨询也慢慢成了心理学在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其他分支也竞相发展,整体上欣欣向荣。
认知心理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之间有何共同性与差异性
认知心理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之间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两者都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为基础,强调通过科学研究的手段加以佐证,以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某个认知心理现象。 但两者也存在关键的差异。传统的认知研究方法偏重于建立一个理论模型,然后通过调查、实验等方式验证其存在的合理性。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更强调通过寻找解剖学原理,验证某一认知心理的客观存在机制,不再一味停留于假想的模型中。 总之,认知心理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既有共同点,也有显著的差异。两者都在努力揭示认知现象的本质,从不同的角度为认知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认知心理学有哪些局限性?
认知心理学的许多思想方法已经广泛深入地渗透和影响了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理论与研究,形成许多心理学内部的新兴交叉分支学科。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但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只能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

研究特点:
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会聚性证明法,即把不同性质的数据会聚到一起,而得出结论。而认知心理学研究通常要实验、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心理学和计算机模拟等多方面的证据的共同支持,而这种多方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青睐。
认知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脑本身,想来揭示认知活动的本质过程,而非仅仅推测其过程。最常用的就是研究脑损伤病人的认知与正常人的区别来证明认知加工过程的存在及具体模式。

国内外心理学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