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亲子

从家长或未成年的孩子角度,你如何看待上海卢浦大桥「孩子受母亲批评后跳桥」这件事?

时间:2023-03-20 17:46:38   来源:网络

17岁少年跳桥身亡,是什么让他情绪失控,匆匆与这个世界告别?

因为在学校里与同学发生冲突而被老师批评,回家途中又跟母亲发生了争吵,这个年轻的小男孩直接打开车门走到桥边毅然决然地跳下去,在那一刻他内心世界是崩塌的,才会做出这种行为。作为过来人的我们或许会觉得因为生活中一丁点小事就想到去死,真的很不应该,但在那个年纪段,得不到理解还被各种埋怨,心理承受的压力真的会压垮他们的,也不能怪他们做出极端行为,毕竟他们都还小,没有遭受过社会的毒打,更何况每个人接受事情的程度都不一样,你觉得没啥事的或许在别人眼中就是天塌了一般。

事件梳理:

在2019年的4月18日晚上,上海卢浦大桥发生一起跳桥事件,死者是就读于职高二年级的17岁男孩,原本男孩母亲接他放学回家,不料母亲在途中停下车站在后座指责男孩,等到母亲准备回驾驶位时,男孩打开车门就往桥边跑并跳了下去,最终死亡。据知情人士透露,男孩回家前在学校刚被老师批评过,而在车上又被母亲再次批评,母亲还停下车来批评他,男孩忍无可忍打开车门就跑了出去,之后母亲坐在桥边痛心疾首地双手捶地上,神情十分痛苦,但事情已经于事无补。

01、母亲不该如此批评孩子

在这个事件中,要说罪魁祸首是妈妈其实也并不过分,因为与同学在校争吵只是导火索,还没有被引燃,可在回家路上母亲又是各种指责,最终才会造成悲剧。但凡这个母亲不要在途中停下车来指责孩子,只是继续边开车边嘟囔几句都不至于会发生这样的事,正是因为母亲的过分批评才会让孩子内心遭受到打击,更何况青春期的男孩子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啊,谁都觉得被母亲批评是一件丢脸的事,母亲应该心平气和与孩子交流,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而不是听到孩子与同学闹矛盾了就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孩子身上,万一孩子没有错呢?你啥都不了解清楚就劈头盖脸的进行谩骂批评,是个人都会觉得无比委屈的。

02、孩子承受能力应该多加强

再说回男孩自身的问题吧,他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太低了,想一想我们那个年代被父母追着打追着骂都没什么事,过后还跟个没事人一样乐呵,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脆弱到骂几句就觉得天塌了一般。说到底还是他们的承受能力不行,从小到大都被父母各种捧着,一点批评教育都听不得,加上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会觉得全世界都针对孩子,所以就变得更脆弱,也更加叛逆,听不得父母的批评就做出极端行为。我建议学校或是父母还是要多多加强孩子心理方面的辅导,多关注孩子内心世界,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做出极端行为。

既然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对母亲的伤害也是很大的,希望母亲能够走出这个阴影,不要过于内疚吧,毕竟生活还要继续。

17岁男孩因被妈妈批评跳桥丧生,父母应如何正确、有效地教育孩子?

这个视频令人十分痛心和惋惜,不仅是对于一个鲜活的、充满无尽可能的生命的逝去,更是对当今一种社会现状的痛心疾首。

作为一名驾驶员和一位母亲,将车辆突然停在道路中央,之后下车责骂孩子,上车后仍不肯开车离去,而是继续停在那里,可以说是直接导致孩子推门下车跳河的原因了;而细细想来,仅仅是因为这一次责骂吗?虽然在事情全部水落石出之前,我们不能对当事人妄加评判和指责,但是可以根据监控录像的内容推测,有可能是在平日里就早已饱受类似的责骂了。所以,这次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位母亲平日里未曾或很少责骂过孩子,而这是第一次对孩子进行如此长时间和激烈的批评指责,进而直接导致了孩子心理防线崩溃。从事发后这位母亲的表现来看,她对孩子的深爱和对自己行为的悔恨显露无疑,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从孩子的角度,我特别能够理解这名小朋友一时冲动、寻短见的原因。在我小的时候,我也曾被家长训斥、批评、指责过;如果是因为我自己犯的错误,比如贪玩未完成作业、上课不遵守纪律等,被家长和老师批评时,我一般都能够接受——自己犯的错自己抗,这是我从小接受的教育。但是如果是我被冤枉了,有几次我到现在还印象尤深,被人诬陷或是家长在未问清青红皂白就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对我横加指责(还好没有体罚)时,我会崩溃到极致,因为感到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了——连父母都无法相信我、理解我,我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那时我也会有寻短见的冲动,但是当父母发现真相、真诚地向我道歉后,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所以,在我看来,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千千万,每个家庭有自己不同的教育方式,但共同的前提应该是信任理解尊重。“棍棒之下出孝子”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过度的批评和指责只能让孩子丧失对父母的爱、信赖、敬重等正面情绪,取而代之的是恐惧逃避仇恨。家长应当将自己的孩子当作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来对待,而不能将其视作自己的附属品占有物或是自己的一部分。只有满足这个前提,家长与孩子之间所有的沟通才是有意义、有效果的。

有人常用古代的“孝子”观念来约束自己的子女,动不动给正值青春期、叛逆的他们扣上一个“不孝”的大帽子。殊不知,古人说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而不是反过来。这就说明,长辈的正确表现是前提,只有自己先做好一名合格的父亲或母亲,起到表率的作用,孩子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儿子或女儿。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要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才是为人父母者应有的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是反过来,父母在教育中从来都不尊重孩子,或者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内容与自己为人处世的实际行动言行不一:那后果是毁灭性的。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尊重一旦丧失,其日后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观)都会受到巨大影响,轻则时刻感到缺爱,重则人格扭曲,无法成为健全的人。这种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很难感受到外界的爱,也很难给予和付出爱,他们的一生都将在痛苦当中度过。

当然,尊重和信任不意味着没有边界的放任自由。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要意识到,自己孩子的错误如果现在没有纠正,那么以后将会造成更可怕的伤害。这个时候,要与孩子充分地沟通——就像是在办公室跟同事或客户沟通那样,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及内心的想法,而不能一味地搬出家长的架子来压制、责打孩子。让孩子充分了解到自己错误的危害,才能避免下一次犯错。同时,也要教给孩子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让他们成长最好的方式。如果是自己冤枉了孩子——不要犹豫,诚恳地向孩子认错,想想你是怎么向老板认错的,就怎么像孩子认错——这样不但不会影响你的威严,反而由于你的真诚和尊重,孩子会回报以更多的信赖和尊重。这样才能建立起亲子关系的良性循环。

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教育一定要讲究方法原则,才能避免误入歧途,害了自己和孩子。

17岁被家长打,差点跳水怎么办

我一直认为,父母教育孩子是必要的,父母指正孩子错误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分时间、地点、场合,并且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绪,拿捏教育的语言强度。 这就好比,最近引发全民关注的“孩子跳桥”事件,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母亲教育孩子没有掌握分寸。据报道,4月17日22时许,上海卢浦大桥,一男子突然跑下车后迅速跳桥,紧跟着的女子因没能抓住他而跪地痛哭。据记者了解到,男孩今年17岁,是某职校二年级学生。据其母亲称,当时正驾车载着男孩,他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其批评后跳桥。 其实我们很容易推测出具体缘由,当孩子和同学发生矛盾,也不一定就是谁的错,很有可能双方都有错,甚至可能完全是对方的错。当

关于14岁男孩与母亲争吵后跳楼身亡一事,你有何看法?

我觉得现在小孩的抗压能力也太小的,遇到一点小事就开始寻死觅活,希望家长还有学校能加强对孩子心理方面的培养吧,另外做母亲的不要太过于极端,妈妈撕作业的行为算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跟父母有矛盾而产生轻生想法,有些是觉得父母管教太多太严格,有些则是觉得父母偏心或是不重视自己,这些压抑情绪让小孩子觉得透不过气,一时间想不开就做了极端行为,这其实跟父母有着脱离不了的关系。小孩子什么都不懂,需要父母悉心去培养去呵护的,父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去想。

事件梳理:

11月2日,江苏扬州某小区发生一起坠楼事件。一名14岁的小男孩在早上七点玩手机,妈妈看到后很恼火,认为他作业都没有全部完成就玩手机,一气之下把他没做完的作业都给撕了,导致小男孩直接从31楼跳了下去。其父母反应过来后赶紧报警和叫救护车,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男孩当场死亡,警察到现场后也已经介入了调查,看到这个事件我真的不知道是该责备母亲做法太过于极端还是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低,只觉得一条鲜活又年轻的生命啊就这样没了,一个家庭也变得支离破碎了。

01、家长和学校要多培养孩子的心理抗压能力

现在的学生跟我们以往那个年代的学生很不一样了,我们那个年代都是被父母打骂着长大的,对于父母的这种打骂行为虽有不满,可也没有觉得要死不活了。现在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呵护长大的,打不得骂不得,还很怕他们因为一丁点小事就闹别扭离家出走或是伤害自己。老师在课堂上不能随意责罚学生,怕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家长也不敢对不听话的孩子进行管教,怕他们对自己心生怨恨,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他们遇到一点事就觉得天都要塌了,会觉得全世界都对他们很不好。

02、父母对待孩子要站在孩子角度去思考

小孩子因为没有经历太多的事,所以承受能力低也是很正常的。可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要多去考虑孩子的想法,父母也是过来人,应该也懂得青春期的孩子会有什么想法的。在遇到双方都不开心的时候,父母应该先想想是不是自己哪儿做不好了,跟孩子多沟通,去了解孩子是什么想法,不要一下子就觉得自己辛苦赚钱养家,你这个小屁孩还不听话,然后就各种打骂。小孩子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事论事觉得你不对了那就不开心了,有错他们自己也会很内疚会去道歉的。

像这个事件,孩子没及时完成作业就玩手机的确是他的不对,可父母把他没完成的作业就直接给撕了,会让孩子觉得去到学校了没办法跟老师交代。也许他是想着把作业带到学校去完成的呢?可妈妈已经把作业都给撕了,那他作业完成不了该怎么办呢?一时想不过来就选择跳楼了。

很多少年犯罪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非常痛心的消息莫过于花季年华的男孩女孩,跳楼自杀。莫过于正是学知识,学技能的青少年却走上犯罪的道路。莫过于本来拥有似锦前程的博士生、研究生、大学生跳楼自杀。触目惊心,满心疮痍。

作为一个母亲,我不得不去关注这些消息,不得不反思更深的问题。我家马上会迎来第二个生命,大宝快两岁。最近我看100篇相关论文和专家讲座,大概20多本专业书籍,我发现了原因所在。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青少年犯罪,17岁少年跳桥都是因为家庭教育中忽略了以下几个方面。

1,忽略了孩子婴幼儿时期的教育

孩子婴幼儿时期和童年时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婴幼儿时期是否跟父母产生依恋,是成为父母后期对孩子教育是否有心理资格的重要依据。婴幼儿,特别是孩子一岁以前,孩子是非常无能的存在,有实验证明六个月的猩猩比一岁的孩子聪明。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依赖于他的照料人。孩子在和照料者之间的互动是一种社会行为,婴儿的进食和睡眠伴随着母亲的摇晃、抚摸、安慰、逗笑、唱歌、做怪动作,亲吻,会让孩子和母亲的关系更紧密,有母亲照料的孩子,会即使得到母亲积极的回应,哭了马上有人哄,有人赞美和亲昵,孩子的心理会更稳定,情绪更健康。一般情绪暴躁的成人,在婴幼儿时期一定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再遇到激动的事情的时候会比较暴躁激动。

“人生的头三年,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蒙台梭利。这个时期需要父母极大的爱心和耐心。比如宝宝犯错误的时候,父母的批评和惩罚,要有一定的技巧。过度粗暴的惩罚甚至翻旧账,容易让宝宝感到畏惧、 惊慌,自暴自弃。有社学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家研究,如果孩子儿童早期遭受到粗暴惩罚会导致其成年后的反社会和自残倾向。所以父母要学会如果科学的批评和教育,(一,先要调节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在稳定的时候跟孩子讲。二,不翻旧账,就事论事,三,语言要客观不可有人身攻击,四,制定惩罚规则,行之有效)

2,6到12岁童年时期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6到12岁,要在青春期来临之前培养孩子一个好性格。6岁以后孩子正是上小学的年纪,孩子的社会性进一步增强,这个时段父母特别是父亲的教育非常重要。孩子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家长这个时候除了要辅助孩子搞好学习,更重要的不要忽视对孩子情绪管理的教育。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四个家长的做法将影响孩子一生,值得参考,我在文章中用举列子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家长如何调解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拥有好性格,高情商。

或多或少的父母,可能迫于生计和社会压力,孩子在小学阶段甚至整个学业阶段都不在孩子身边,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辍学少年乃至犯罪的青少年,一般都是缺乏父母正真的关爱和科学的教育的。

3,家长忽略了自我学习,提高自己作为父母的职业技能

一个合格的父母应该是孩子知识的启蒙者,言行的示范者,知心朋友,心理导师,称职的指导者。用科学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是每个父母的职责,如果父母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父母的爱反而会成为孩子的定时炸弹。这是因为学了大学专业——教育学后,我才深知这个道理。也知道当今中国教育的改革,最主要是家长教育观念的觉醒,科学的家庭教育的普及比学校教师质量的提高要强一百倍。

首先家长要真挚的爱孩子,这里要理解、尊重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而不是利用家长的权威管制压迫孩子。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是发自内心的爱孩子的。你看到17岁少年纵身一跃跳桥后,哪位母亲的搓胸顿足、手足无措,你就知道爱之深,恨之切。可是对于咬牙切齿的爱,作为孩子是否能够承受呢。父母的管教一定是出于对孩子的善心和关爱,但是父母的沟通方式却非常的拙劣。因而这样的管教是无效甚至和溺爱一样是有害的。甚至于粗暴的责骂鞭挞把父母对孩子的爱全部淹没了。

批评孩子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对,有时候我们不自觉得就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忽略孩子的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实际上是我们作为父母没有学会好好说话。

我想通过这样一件事情,应该引起所有家长的注意和警醒。孩子不是不能批评,只是要讲场合,讲方法。高智商家教最严厉的八个方面,中国家长越早知道,孩子越有出息。这里面是家长对孩子严格的家挺教育,我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4,忽略生命意义的教育

轻生,自杀,甚至犯罪实际上都是不珍惜自己生命的表现。生命教育非常大,但是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却十分迫切,家长可能无暇顾这个教育,包括学校关于生命教育也是非常少的,因为青少年基本上都在上高中,高考在即成绩是最重要的。比如,我上高中的时候,就没有关于这一块的教育。

生命一出生开始就不属于自己,这要让孩子了解生命的过程和生命的意义。我们那个时候教育环境和生长环境相对来说比现在孩子生存的环境要单纯,被带坏或者出现偏激是思想概率比较小。但是现在社会,上幼儿园的孩子就已经会用智能手机了,时代变迁,竞争力加大,孩子的成受能力却低下了。这是不对称的发展。

另外痛心的是很多博士生,研究生也有跳楼自杀的案列。对生命如此轻视,究竟是为什么,这说明我们的教育一定忽视了太多。家长和老师教会孩子认识自我,善待自我和他人,善待世界是比教育任何知识都重要的课程。

生命最初是很弱的,我们能够存在实际上是带着亏欠的,除了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还有社会。在没有回报社会,回报父母之前,我们是不能擅自做主的。你看那些得了绝症的人,也不是在拼命想活,而医生,家人,甚至社会上的好心人都在全力抢救么?说生命属于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人是很自私的。

我不希望生命逝去后,我们才来计算生命的价值,分析生命的对错。只是希望一个心痛的事件能带给我们更多理性的反思,从而去阻止去避免这样悲剧再次发生。


标签:  儿童 儿童教育 早教 家庭教育 教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