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

如果说MBTI是由先天的倾向发展而来,有没有人做过MBTI与遗传基因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时间:2025-11-06 17:46:28   来源:网络

你如何看待mbti性格测试,你参与过测试吗?到底准不准

答:您好,在我看来,mbti性格测试是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身性格的辅助工具,我也曾为了准备《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而参与过MBTI测试,感觉是具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但并不一定完全准确 。具体分析如下:

????????关于MBTI性格测试是什么或者说我是如何看待MBTI性格测试的

根据官方的定义,MBTI性格测试是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划分的8种心理类型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付诸实践,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后,编制成的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

简单来说,在我看来,MBTI性格测试就是一个辅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职业性格的工具之一。至于说准不准确,只能说是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的,但并不是说绝对准确。毕竟每个人都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而MBTI性格测试的测试结果通常分析的是一大类人群普遍性会强一些

MBTI性格测试的16种性格类型

????????关于我做过的MBTI性格测试

一开始接触MBTI性格测试题是在大一准备参加《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时候,当时我的指导老师告诉我,在自我认知中需要结合几种测评(包括职业性格、职业兴趣以及职业价值观等)工具进行分析,其中就包MBTI职业性格测试,我记得我当时也是在网上找的一组需要付费的测试题,具体的测试结果为:

“INFP”型(内向 直觉 情感 知觉 倾向度: I:180 N:56 F:70 P:52)

总体表现为理想主义者

具体表现为对别人的情绪敏感,能理解、体会别人的心情,善于安慰、鼓励别人;对数字敏感;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擅长策略性思维。

这个结果其实跟我自己是有相似的地方的,比如对别人的情绪敏感——在多人的聚会中,我时常能注意到个别有被冷落感或者是不开心的小伙伴,然后积极主动去关心、安慰他(她),跟他(她)聊天交流;另外就是我个人觉得我对数字还是比较敏感的——从小学以来,对于语数英三大科目,我最擅长的其实是数学由于我对数字的敏感,数学也成为了我的优势学科

????????关于如何进行MBTI性格测试

目前网络上出现的各类有关MBTI性格测试的题目在数量和质量上参差不齐,这些大多是营销号为了吸粉或者是赚钱推出的。一般分为免费的试用版和付费的正式版,试用版一般题量较少,测试结果一般也是比较笼统的说法,可能针对性较弱;付费的正式版一般题量会比较全,测试结果分析也会更加全面准确一些,大家可以仔细甄别之后再选择

当然,如果大家想获得的测试结果更加准确权威一些也可以到相关的心理咨询中心进行MBTI相关的测试。

MBTI靠谱吗?还有就是,据说MBTI是基因决定的,不能改变?

但是发表专业学术文章的时候,如果你用MBTI,多半是要退稿的,原因是它的信度效度还达不到科学研究可接受的程度。相比之下,大五人格测试就好很多,广泛为学界所认可。不过大五没有MBTI那样直观和容易接受,加之MBTI有荣格的理论作为指导,名声很好。所以就被误认为特别科学严谨。事实上,人格测试不能只做一个,需要做好几个,然后综合所有结果得出一个大致的结论即可。同时,对任何心理测试都切不可迷信。

MBTI起源于何时呢?为何最近能够再次活跃在年轻的网络用户群体中呢?

MBTI起源于何时呢?为何最近能够再次活跃在年轻的网络用户群体中呢?解释人心理活动的多元性。


从四气质说开始,我们就开始试图建立理论模型来做这样或那样的解释,古代中国也有五行学说来对应。

同时,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集约性的合作(例如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或会战,相对于自由度很高的饿小规模自耕农模式)试图从外部诉求一个行为整齐划一的团体。现实中我们会发觉,行为尚且可以受制于某些强制手段,价值观念和一些相应的来自内部的思想、喜好等等就是无法完全达成一致的,这时如果我们不准备把所有不符合目标标准的人都贴上‘异类/瑕疵品’的标签,隔离、抛弃或消灭(例如精神病)他们时(或甚至当这些人是自己的亲人时),我们需要一套‘去病理化’的理论来为他们脱罪或卸责。

包括防止因为那种认为人降生以来应该以白纸形式接受熏陶的观点,推导出教养(cultivate)出这种或那种个体的抚养者或教育者有罪/责的结论。一旦社会跨过前述的过分强调集约性(因为生产力形式及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社会成员间必须高度妥协)的阶段,接受‘人类/我们’本初就是多元的理论就会受到鼓励和发展。

当然,基于对秩序/规律的体认与追求,我们会对杂多性进行折叠式的处理(理论的模型化),它可能在微观层面部分脱实,但整体上是符合认知直观性的。

在面对这种向内/自体剖析的议题时,多少不同于向外/客体研究的方式(如物理或化学的),但我们也许可以尽量做到避免一种超越权限的‘设定者’的傲慢,以旁观者的角度对某种受动(尽管这种施受对立可能也是假设性的)做平和的描述而非(施动式的)阐释。

什么是MBTI,靠谱吗?

MBTI在某些范围内是有用的。 比如对人群的简单划分,对自我认知上的补充。 但无论是MBTI还是九型人格或者占星什么的,都有一个无法绕开的“悖论”。 就是“巴纳姆效应”,你获得的各种的测试结果中,都被有意无意的掺入了“巴纳姆语句” 同时,在日益繁多的人格测试中,你始终无法分辨的是,你得出的结论是真实的你,还是你希望的你。

因此,在做测试的时候,你总是会在潜意识当中产生一个理想人格,而这个理想人格无时无刻都在左右你的选择,并在潜意识中完成自我欺骗。所以,这些人格测试又有多少是能完全准确客观的反应真实的自己呢? 这个问题,不如各位喜欢各种自我测试的人真正平静下来的时候问问自己。

现代心理学已经有很多著名非著名的学者在各种场合各种论坛发声质疑日渐繁多的性格测试,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即使在心理学界被认为相对比较靠谱的大五,从诞生至今也一直在被质疑。)。因为很多研究表明,热衷于各种性格测试的人,对于自己的认知非常的缺乏自信,也就是说,越是缺乏自信的人越是热衷于各种性格测试,而越是缺乏自信的人,越是容易在潜意识中形成自己的理想形象,而这个理想形象则左右着这些人在题目中的选择和倾向,因此越是热衷于性格测试的人得出的性格测试结果越是不完整的甚至于只是属于理想人格的而非真实人格的答案。 这就造成很多人在作出测试后,对于自我认知非常盲目,但在现实当中却因为真实性格的缺陷产生落差,而进一步丧失自信。

人对于自我的认知应该是来自真实世界当中人际活动中得到的反馈,这才是各位完善自己的唯一途径,也是最真实正确的途径。

各位觉得有道理就自己想一下,点不点赞都无所谓。觉得没道理呢也不用急着反驳我,能思考一下,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巴纳姆效应,不喜欢看各种严肃文字的朋友可以看看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博士的著作《怪诞心理学》,写的蛮有趣的,也很科学。

言尽于此,希望各位热爱各种测试的同学能放下测试结果,认真的完成真实自己在真实世界中的人格测试。

mbti性格类型分析如何?

mbti只是一种工具,其结果数据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不要因此而将自己标签化。每种人格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虽然说mbti不准确,但是它依然是一个量表,就像它是一把尺子,但其刻度却不精准一样。因此应该注重枝干而不流于末节地看待它,也就是说其理论体系有意义而其对具体人的性格描述之类并不准确。任何理论都是需要人去完善的,心理学这一方面本身属于比较晦涩难懂的一块,如果喜欢,可作娱乐调侃之用。

扩展资料

在做MBTI测试之前,需要知道:

1、 性格无优劣。

无论你习惯和喜欢用那一种特定精神活动工具来感知和判断这个世界,都没有问题,那就像是你习惯用左手还是习惯用右手的差别。无论你的测试结果是十六种性格类型种的哪一种,你要知道的是,没有哪种性格比另一种性格更好。每一种性格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接受处理信息的独特方式。

2、请考虑倾向。

很多人反馈,在做测试的时候觉得两个选项似乎都是在描述自己,或者两个都不完全准确,或者那个场景自己并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都没有关系,当你做测试的时候,请选择一个你更可能作出的选择,或者更接近于你的描述。


标签:  心理 心理学 社会学 未分类 互联网

猜你喜欢